近日IBM全球雲端戰略有新目標,不只是發展公有雲,現在更要聚焦特定產業應用的產業雲(Industry Cloud),如MES製造雲或金融雲等,而不是一般通用的公有雲服務。IBM大中華區雲端運算事業部技術長陳谷近日來臺時也揭露了未來IBM發展產業雲的新戰略布局。
IBM要發展特定產業應用的雲服務
陳谷表示,雲端服務早期是以提供伺服器、網路、儲存等基礎IT服務居多,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雲端廠商開始在雲端基礎服務之上堆疊更多的應用或服務,例如IBM近年來的雲端發展,逐漸轉往雲端PaaS服務為重心,如提供Watson認知運算服務等, 不過他也表示,接下來IBM的雲端戰略,更將從原有的混合雲、公有雲架構,逐步邁向產業雲前進,來提供特定產業應用的新雲端服務。
陳谷指出,他們想要打造的產業雲,其實和資料運用息息相關,其目的要讓不同產業的企業,能透過IoT設備上的感測器來蒐集大量資料,並將這些資料回傳雲端做為大量資料分析,甚至是進行認知分析運算,從中挖掘出更多的加值應用。這類的產業雲應用也開始吹入臺灣,例如在物流業方面,來自臺灣的五達電通,就提供一套農產品的物流即時監控機制,能透過閘道器將資料傳送到IBM的Bluemix雲端平臺進行分析,來掌握蔬果品質,以達到農產品運輸和銷售流程的即時監控。
產業雲應用也開始吹入臺灣。例如來自臺灣的五達電通,就提供一套農產品的物流即時監控機制,能透過閘道器將資料傳送到IBM的Bluemix雲端平臺分析,來即時監控掌握蔬果的熟成程度。
不只是要讓企業可以將設備資料上雲端來分析,陳谷表示,未來的產業雲更進一步要做的是,能依照產業別的不同,來提供企業客戶特定產業應用的雲端服務,例如將一些企業原本就地部署(On Premise)共通的重要核心服務,重新經過優化後,也變成是一種公有雲服務,讓新加入特定產業的企業可以很快速地拿來套用。
陳谷也以製造的產業雲來舉例,他表示,每個產業都會各自共通的模組,以製造雲來說,則是將製造業通用的重要系統,如MES等,變成是可以提供製造業共通使用的一種雲服務,這麼做的目的,可以讓屬於中小型規模的製造業者跨入製造行業時,可以很快地租用這些經過雲端化的製造核心系統,來加快開發、生產,以及推出新產品的時程,甚至還可以依據不同產業雲來細分,例如將金融雲畫分成個人網銀和企業網銀等,「這即是我們所要朝向的產業雲的方向。」陳谷說。
不過陳谷也坦言,僅靠著一家雲端廠商並無法真正建立一個產業雲環境,他表示,不同產業都有各自的專門知識,例如車聯網、工業4.0、智慧家庭等,這些產業專門知識只有長年待在這個產業領域的廠商最清楚,因此他認為,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產業雲,就得要有不同產業的廠商共同加入,才能打造一個產業雲的生態系統。
陳谷也表示,目前公司雲端部門的產品,主要分為3類,包括雲端平臺、混合雲及影音服務,以及雲端管理服務與儲存,接下來也將依照不同產業應用重新進行人員配置,目前已在北美市場開始推動這項產業雲計畫,並也將和廠商攜手合作,逐步地推動產業雲的生態系成形。
過去臺灣也有一些系統廠商想成立自己的產業雲,或也有一群製造業者想要打造專屬的製造雲,儘管他們有足夠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但最終還是失敗收場。臺灣IBM雲端運算事業部副總經理許仲言則表示,產業雲能不能成功的關鍵,不僅僅是需要產業的專門知識,更重要的是技術堆疊是不是足夠完備,能夠協助產業進行整合。
許仲言指出,以前,一些產業想要建立產業雲而失敗的原因,主要是來自缺乏產業整合的技術,例如資料格式無法有效整合等,但近年來,這些技術已經越來越純熟,如API技術的演進,讓不同系統的資料或應用的介接變得更容易多了,甚至各產業具備的專門知識也越來越趨於一致性,而使得發展產業雲變得更容易成功。
「除了發展產業雲技術已經完備外,還有另一個原因是氛圍到了。」許仲言說,大數據從概念成立到目前已經發展將近21年,但直到通訊、行動、API、穿戴式裝置技術應用成熟後,才讓外界普遍認為IoT真的落地了,而當技術成熟帶動了物聯網的孕育而生,現在也將跟著帶動產業雲的熱潮到來。
熱門新聞
2024-12-10
2024-12-08
2024-12-10
2024-12-10
2024-11-29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