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寶證券研究部副總裁董成康指出,過去六個月網路產業回歸基本,使得許多無營收的網路公司無法生存。所以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應以具有實質營收能力者作為要考量。

對於日前各網路調查公司所提出之流量及排名,董成康則表示,這些數值應僅供參考,在回歸基本面後,這些相關數據將不再是投資人評估網路公司價值的主要依據。

以平衡概念進行發展,拓展有實質營收之事業

董成康認為,市場佔有率與營收、營餘兩部份平衡進行發展。而不能只著重在市場佔有率單方面,就如建造房屋一般,不能只算其窗戶數、更應著重在房屋的地點、以及營建品質,如此才可實質獲得獲利。

且評估公司應要有一貫之實質關連性,流量及排名只能算是指標,而最終應回歸公司營收、營餘等最終價值。董成康預估,一般大型企業未來其本益比約在50~70倍左右,即算是合理化發展,如美國之AOL、Yahoo都是很具體之發展成功案例。

投資人應以技術、經營團隊為主要評估標準

董成康更進一步表示,目前全世界的新興產業皆面臨調整階段,但將來仍是大有前景。站在投資人角度評估,以技術研發能力與堅實的經營團隊將可為其創造營收獲利,在這波產業修正中持續成長。

據他分析,台灣與美國網路發展最大的差異化在於,台灣較偏理性化、實務面發展如技術、美國公司則偏好大量投資,不過其問題在於大量投資並無法有實質營收、營餘。
未來一年台灣市場將為市場轉換期

董成康表示,未來一年台灣網路產業將面臨市場轉換期以整理期。如何擴大市場經濟規模將會將要發展方向,而預見併購、策略聯盟將會在這一年內持續進行。以狀大市場規模。

大陸市場台商極具發展優勢,不過發展前題應考量法規、市場環境面

董成康表示,網路公司在大陸市場的發展主要考量點在於法規、以及大陸市場環境面,不過整體而言,台灣業者較其他國外業者發展較具競爭優勢,因為與當地之文化較為契合。另外建議,與當地之人力資源密切結合將會對台商有很大的助益;而且發展不應侷限在任何模式,應以最適合業者本身發展特質進行,無論是在技術或者由其它面項上進行發展,皆應視企業定位以未來發展規劃而定。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