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於去年12月開始推動的電子口岸執法系統,預計今年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四個主要的進出口口岸試辦。電子口岸執法系統相當於台灣所謂的電子化通關系統,就是把政府中涉及進出口管理和服務的海關、國檢、外匯、外經貿、工商、稅務、銀行等單位,經由網際網路連結起來,將其分別管理的進出口業務資訊流、金流、貨物流等數位化資料,集中在統一的公共網路平台上,使企業能在網路上一次完成所有進出口相關業務,也方便政府相關單位核查。

進出口通關服務上網可辦,透明化防杜犯罪、提升通關效率為最大好處

經由這套電子口岸執法系統,進出口企業只要與電信公用網路連接上,即可透過電子口岸的公共數據中心,在網路上直接向海關、外貿、稅務等政府機關,申辦各種進出口和行政管理手續,等於是政府為企業提供的單一窗口,可「一次辦足」進出口業務相關的各種手續。

同時,聯網底帳查核的管理方式,也使各級執法部門能夠更加嚴密監管進出口業務,加強防杜走私、騙稅騙匯等不法活動。

該系統也計劃繼續擴充,讓企業可透過公共數據中心取得運輸、倉儲、銀行、保險等行業的中介服務,而不同企業間也可彼此聯網,希能藉此平台實現「真正的電子商務」。
北京出口收匯系統開始運行,近千家企業利用IC卡作為認證憑據

北京市將於2月8日開始運行「出口收匯系統」,天津市也將在近期內開始審核企業加入「電子口岸」的用戶資格。

「出口收匯系統」,是計劃規模龐大的「中國電子口岸」中最先試行的子系統之一;近千家參與的出口企業都會領到一張IC卡,等於是企業的「電子關防」,另以密碼作為網上活動的數位簽名;憑藉該IC卡,企業方得進入出口收匯系統操作相關業務。

天津海關則表示,天津口岸的海關、工商、外貿、稅務、外匯等管理部門,將於近期開始對入網用戶(企業)的資格,進行聯合集中審批,凡持有有效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企業營業執照,以及稅務登記證的企業,都可成為中國電子口岸的用戶。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啟用網路化的出口收匯系統,將有利於防範和打擊偽造的出口收匯核銷單、及各種逃匯的違法犯罪活動。另外,將政府行政管理機關的相關業務及電子數據上網,也增強了執法部門的透門度,有利於社會對這些部門加以監督制約。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