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與新聞事件無關。

圖片來源: 

Google

Google大神除了搜尋厲害,對每個人的隱私資料的掌握,也越來越超出一般人的想像。Google即將推出的行銷服務,將會利用到使用者的刷卡消費購物紀錄,Google更聲稱,已經能夠掌握美國境內70%的信用卡與簽帳卡的交易資料。
 
Google其實並未大張旗鼓地宣布要追蹤用戶的信用卡消費紀錄,但卻是在說明新推出的行銷服務時,隱約透露了相關訊息。Google在23日宣布了一個針對企業行銷推廣的新服務,透過與第三方業者合作取得的使用者信用卡消費資料,並與來自Google本身各項服務蒐集到的使用者行為與廣告資料進行比對,藉以判斷廣告主特定的網路廣告與線上行銷活動,是否真的為其實體商店帶來有效的收入。
 
Google的新行銷服務能夠協助企業行銷人員解決長久以來難以估算網路廣告對實體店面銷售帶來的真正影響,一旦這個過去僅能間接證明其相關性的連結能夠過Google的新演算法證明其因果關係,則可望為Google帶來更多的網路廣告生意。
 
舉例來說,某個用戶在看過一個家具的網路廣告數次後,在不久後前往附近的家具店購買了這個家具,便可被認為是受到廣告影響而進行消費,Google可以透過自家的Android手機、YouTube、Google Maps、搜尋Gmail等消費端服務,加上網路行銷工具AdWords、店家自行灌入AdWords的使用者購物歷史,或來自第三方資料業者的外部資料、信用卡消費資料等,便可確立企業網路行銷投資與店面消費之間的實際關聯。
 
事實上,Google早從2014年起,就利用使用者的定位資料,作為協助行銷人員判斷網路廣告是否真能帶動客戶前往實體店面消費的依據,並包裝成服務提供給廣告主。如今的做法則不僅僅是判斷客人有沒有到訪商店,還包括有沒有消費、花了多少錢等,但對於消費者採買的物品品項,Google尚無法取得相關資料。
 
Google的做法自然引來外界對其隱私權保護的疑慮。美國華盛頓郵報引述電子隱私資訊中心執行總監Marc Rotenberg的批評指出,Google不但在資料蒐集上越來越有侵入性,在做法上,也越來越隱密。Rotenberg呼籲政府與國會必須要求Google與其他科技公司必須老實招來究竟是如何蒐集與使用他人的個人資料。
 
Google則一如過往的標準回應,表示公司盡了非常大的努力保護使用者資料。
 
用戶若不想要自己的行蹤與消費行為被Google拿來包裝成服務賣給廣告主,必須到廣告設定頁面,取消對Google利用個人帳戶資料與活動進行個人化廣告推播的授權,並刪除個人定位歷史資料。
 
目前該服務僅限於美國市場提供,並將視乎其他國家的法規限制,才會進一步擴展到其他市場。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