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於每年度的軟體產業報告書於今(2/15)日出爐,其中對於台灣去年軟體產業的租賃服務(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做出調查,報告顯示到了2003年台灣ASP市場將一舉突破新台幣20億,這樣的結果主要是由企業e化風潮、業者進軍大陸,以及軟體大廠的市場策略導致。企業e化風潮,驅動台灣ASP市場成長
MIC資深分析師周樹林針對這項報告結果表示,近幾年來企業e化風潮、業者進軍大陸,以及軟體大廠策略等三項因素,成為ASP的市場成長驅動力;觀察ASP未來幾年發展,將隨著寬頻的開放,以及網際網路資料中心(IDC)的興起連番帶動ASP市場的熱絡。
MIC分析報告顯示,台灣地區在2000年投入ASP的市場規模達新台幣1億8000萬元,今年則估計達新台幣5億9000萬市場,預估每年以125%的複合成長率向上提昇,估計到了2003年將突破新台幣20億元的市場,2003年以後的市場就會逐漸趨成熟,成長則會由原先的擴張到收斂。其中2000年與2001年的複合成長率達227%之高,其中因素包括台灣業者集中火力於下半年加入ASP市場,以及軟體大廠的競相投入,例如微軟、組合國際、甲骨文、思愛普、美商宏道等。
台灣去年為ASP萌芽的一年
台灣去年一年,是ASP萌芽的一年。尤其是下半年間,各家軟體大廠的帶動,導致台灣多家業者業紛紛的打出使用者付費的ASP策略。舉例來說,微軟在去年發表.NET願景後,隨後又推出軟體租賃服務,並委由宇盟、優網通等ASP進行軟體的加值服務;ERP龍頭廠商-思愛普也推出mySAP.com,專以ASP方式提供企業軟體租賃及加值服務。
企業近幾年來對於e化的需求升溫,也加深了對於軟體的導入。礙於台灣地區不如歐美地區的大型企業產業結構,台灣地區約有9成為中小企業,一般中小企業經費有限,「一次購足」的軟體服務對於一般中小企業而言是個沉重的負擔,因此對於ASP的按月付費的方式接受度較高。
周樹林指出,軟體租賃服務洽好給予中小企業一個喘息的空間,企業可以透過好比租房子的方式,享受住房的的權利與其中的設施,但卻可以採取按月計費的方式進行付費,達到費用分擔的概念,所以ASP的模式才得以在台灣地區順利竄起。此外,台商外移大陸,也將會帶動台商對於軟體的投資。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3
2025-02-10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