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IDC調查,2003年的全球儲存市場將達到400億美元規模,為趕搭網際網路推動儲存能量的熱潮,專注在儲存事業發展的希捷今(2/16)日宣布,將轉變儲存市場經營策略,以本身既有的儲存事業為核心,朝網路儲存與消費性電子領域進軍,並投入儲存區域網路(SAN)、網路附加儲存(NAS)與專用伺服器(Server Appliance)新興儲存市場。昆騰、希捷有志一同,PVR產品推行多時

與希捷同為市場競爭對手的昆騰,也因應未來網際網路下的儲存需求進行轉換,由於日前與儲存大廠Maxtor合併後,對儲存市場的供需關係產生變化,短期內效益尚未出現。不過對於消費性產品的個人錄影機(PVR),現已陸續出貨中,重心落在國外市場,本土廠商雖有意進行代工組裝,但昆騰方面認為,PVR產品必須多方配合,除了硬體方面工程,也必須在後端服務、內容的建置上相互搭配,因此目前尚無本土廠商與昆騰合作。

希捷方面除了PVR產品已出貨多時,對於新領域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也將朝IA前進,相關的儲存商品已獲微軟Web TV採用,提供互動電視上的儲存方案,另一方面,希捷則積極發展機頂盒(STB)、纜線與衛星調整器、數位音響、電子書等非PC產品,具備個人影音錄製(PVR)、網路快取、影音點唱(Audio Jukeboxes)、下載等應用,根據希捷預估,今年全球CE產品的硬碟出貨可望達到3000萬台,2004年時更將突破1億台的出貨量。
希捷SPP計劃持續鞏固對台通路伙伴關係

在非PC的領域除了CE產品,伺服器與線上儲存產品亦是發展的重心。伺服器方面,藉由儲存設備對運算結國進行儲存,採取直接附加儲存(DAS);而線上儲存的SAN則採取光纖通道(FC)進行傳輸,目前由XIOtech主導,提供線上即時備援的效能,至於NAS,希捷北亞區行銷業務總經理蕭志軒則認為,NAS直接附加於伺服器後,亦可視為企業或部門網路中的儲存設備,在電子商務驅動下,行情逐漸看漲,包括IBM、EMC、HP等產品與解決方案皆紛紛登台。

希捷亞太區業務行銷副總裁Don Kennedy表示,台灣在兩岸三地扮演趨勢的主導角色,是進軍龐大中國市場的前哨站,為在台組成與旗下經銷通路完成小型網絡的佈建,原本擁有數千家廠商加入的希捷伙伴計畫(SPP),也將陸續在台吸收實體門市加入,目標在達成與原廠垂直體系的相關網絡聯結,透過資訊流的分享,以推廣希捷最新的產品資訊。
受PC發展減緩影響,轉往Non-PC領域發展

蕭志軒表示,去年因受到PC出貨不順影響,PC硬碟出貨量約在20萬台之間,若以PC市場而言,目前的主流容量為20GB,預估在下半年開始,PC的硬碟主流規格將轉變為40GB,對於碟片的成本有效性及利用率可大幅提升;而今年雖然PC成長趨緩,但仍可望出現倍數的成長,主要成長區域來自於中國與韓國市場。

另一項成長的動力來自於非PC領域產品,其中包含兩部份,一為企業級SCSI的儲存系統,如線上儲存的SAN、NAS及具運算效能的伺服器;一為個人端的消費性電子(CE),根據IDC估計,下半年CE產品成長率可望超越PC,希捷預估,今年主要成長來源將來自PC、SCSI系統與CE產品的快速成長,亞太重點地區鎖定龐大的中國與韓國市場。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