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擁有蘋果日報、壹週刊等雜誌的壹傳媒集團,透過與明日報的合作,正式踏上台灣市場,未來將在台發行三本全新雜誌刊物。同時,網路泡沫化危機以來,繼Yahoo購併台灣Kimo在內的一連串網路併購風潮後,壹傳媒接手明日報的方式,創下只買員工、不買公司的作法,成為另一種網路公司買賣模式。壹傳媒曾想建立100個網站
壹傳媒集團資本額新台幣29億元,旗下擁有蘋果日報、壹週刊(Next)、忽然一週(Sudden Weekly)、一本便利(Easy Finder)等多本雜誌,是香港最大的媒體集團之一。由創辦人黎智英領軍的壹傳媒集團,曾經熱衷於網路的投資,並揚言要建立超級網路,建立超過一百個網站。
2000年5月,黎智英成立網路、電話直銷的「蘋果速銷」網站,同時聲稱將投資7-8億港元,推廣機票訂購服務。但是香港的超市集團走上削價競爭,加上蘋果速銷初期的電腦故障、送貨延遲等問題,蘋果速銷走向黯然收場之路。
其次,黎智英於2000年10月推出蘋果日報網站,並收購上市公司百樂門出版公司,將原本壹傳媒的網路服務及一本便利借殼上市,公司也改名壹傳媒,建立入口網站壹傳媒互動網路(www.nextmedia.com)和蘋果日報的專屬網站(www.appledaily.com.hk),並陸續經營包括新聞、財經、娛樂、足球及生活資訊等網站,同時有發展醫療網站的計畫。
其後,Nasdaq崩盤,網路公司風光不再,壹傳媒集團在2000年7月和10月分別進行縮編,停止旗下大部分網站運作。現在壹蘋果網路(@next)的網站上,除了蘋果日報、壹週刊(Next)、忽然一週(Sudden Weekly)、一本便利(Easy Finder)、飲食男女電子世界(Eat, Travel & PC Weekly)的內容有上網之外,就只有蘋果馬網和蘋果波網(足球網)還在繼續經營。
一手創辦佐丹奴和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也曾在旗下刊物的個人專欄中表示,自己『錯得好厲害』,沒有深入研究何謂科技便搞網路生意。
熟悉香港市場的分析師指出,壹傳媒對於網路事業的投資,大多抱持投機的心態,經過幾次教訓之後,現階段沒有重造網路集團的計劃,因此,壹傳媒來台以後將以平面媒體為主體,收購明日報也買員工為主,不會繼續明日報的網路媒體模式。「只買員工、不買公司」
買員工的方式與併購有何不同?一般而言,併購案通常是由買主以一定股價,買下該公司一定比率的股權,或者雙方以換股方式,達成經營權易主的目的。這樣的併購模式,買方等於接手整個公司,公司原來的資產、負債,甚至員工資遣費用,買方都要概括承受。
然而,壹傳媒與明日報間的合作則是「只買員工、不買公司」。明日報指出,即日起,原來的300多位員工,將由雙方協調留下150位員工,這150位員工就成為壹傳媒旗下成員,並籌劃全新的周刊雜誌。
其餘一半左右的資遣員工,則由明日報支付資遣費。對壹傳媒來說,並非「買」下明日報,因此無須購買明日報的股權和資產,其需付出的資金,是從即日起支付留下來的150位員工的薪水。
也就是說,壹傳媒買的是它要辦周刊所需的「人」,而非「明日報」這家網路媒體。市場人市分析,隨著網路景氣未有起色跡象,網路公司與網路公司之間、網路公司與實體公司之間的「併購」風潮顯然未有停歇,甚至需要網路公司資源的買主,開始不見得要花大錢取得公司股權,只要等公司倒了,再接手其人力、技術或資源即可,這種成本低、卻能取得關鍵技術(或人力)的方式,是否將成為下一波網路收購新手法,非常值得注意。壹傳媒為何進軍台灣
至於壹傳媒為何進軍台灣?一般認為,以香港800萬人口與台灣2000萬人口的規模相比,台灣廣大的市場規模對壹傳媒來說,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加上與大陸相較,台灣是一個與香港同質性很高的市場,是切入困難較低的地區,尤其台灣並無類似「壹週刊」定位的八卦雜誌,壹傳媒有全新的發揮空間。
對於明日報宣布解散,市場人士認為,營收是公司的命脈,公司的策略錯誤可以重來,但若財務困難、沒有收入支撐,公司就很難起死回生,而這正是網路公司的致命傷。業者認為,只要是實體公司能夠做到的事情,網路公司都無法佔有生存空間,未來幾年,網路公司如何找到「無法被實體取代」的經營模式,是生存與否的關鍵。壹傳媒資料
根據2000年3月公布的財務資料,壹傳媒的資本額為29億元新台幣,虧損3.56億元新台幣。已經上市的壹傳媒集團,2000年3月股價曾經高達5.7元港幣(約新台幣26元),現在則僅在39分港幣(約新台幣1.78元)左右徘徊,在外流通的股數約為32億股,市值約為新台幣54.8億元。雖然壹傳媒股價表現低迷,但市場人士指出,因有房地產等轉投資事業,目前壹傳媒手上並不缺資金。
熱門新聞
2024-11-10
2024-11-12
2024-11-10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