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開始網路公司的裁員動作如排山倒海迎面而來,除了資訊人、中時網科、蕃薯藤,以及與雅虎合併後的奇摩站等,日前更驚報網路原生報「明日報」將停刊的消息,此舉震撼了整體網路界。

除了網路界人人自危外,經營網路資料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的業者也開始大聲疾呼ASP服務,並強調ASP的代管服務可以大幅降低企業初期營運成本外,更可以節省日後軟硬體升級維護費用,讓企業不致太快燒完手中的資金,以備充足的資金發揮運用。
IDC業者看好ASP的明天

有鑒於網路的泡沫化,IDC業者對於企業大聲疾呼ASP服務。由統一、華新麗華、鴻海、北電、仁寶等企業在去年投資建立的IDC公司-數位通國際,該公司業務副總楊德瀚即表示,網路的泡沫化給予ASP一個絕佳的生存機會。

他指出,企業在經營一家公司的初期,除了機器設備、軟硬體成本外,還有人事、房租成本,而在其中軟硬體設備則動輒需要數百到數千萬台幣,這樣的金額對於多數的企業而言都是一筆龐大的負擔,而ASP的模式可以提供企業「一次購齊」的服務,除了主機代管外更可提供上面所需的應用軟體,而費用大約只需原先機器設備的1/10左右,可以大幅減輕企業初期的營運成本,更可免去企業日後升級維護的成本支出,對於資金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是個選擇的機會。

英普達行銷公關部副總郭育適也表示,雖然英普達屬於一個ISP的公司,但也積極轉型成為IDC業者,提供客戶更多附加價值的軟體服務以及主機代管業務。

他表示,ISP目前的獲利有限,一個月往往收取客戶數千元的撥接費用,再加上競爭者眾,利潤逐漸下滑,此外,台灣企業ASP觀念逐漸成形,以及台灣企業環境結構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經濟的考量下,促成ASP的發展,未來英普達會陸續結盟各軟體公司,加強企業除了電子商務平台以外的軟體服務,其中包含儲存、安全管理等軟體服務。
網站從節省成本出發,IDC、ASP商機浮現

自去年下半年的網站倒閉以及裁員風波中,企業開始總體檢驗體質以及採取積極的開源節流態度,以降低整體經營成本。

去年上半年為網路意氣風發時期,多數的企業一但與網路沾上了邊,無不大紅大紫一番,多數持股人也對於網路股抱持著莫大的信心,但美國去年3月時網路股的重挫,陸續敲醒了網路濤金熱的投資者及經營者,這股效益也陸續延燒至台灣地區,日前的明日報停刊一事,也提醒了網路經營者正視節省成本的觀念,更加快朝向獲利目標邁進,以免成為網路的下一個泡沫。

MIC預測ASP市場將達新台幣5億9000萬

而MIC於日前發表的ASP市場預估報告中,預計今年台灣的ASP市場將達新台幣5億9000萬。報告中更顯示,台灣ASP服務價值練將由原先的網路連線ISP服務,走向資料中心IDC,再到應用管理的ASP發展方向。

除了廠商倡導ASP服務外,如今網路的泡沫化,也提供企業經營者認真思考ASP模式,也許真的能夠節省企業初期經營成本,增加企業手中可靈活運用資金,提供企業一片生存空間。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