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銀行發展相當蓬勃,國內銀行是否需學習藉鏡

不能全以國外模式來經營台灣本土銀行,因為台灣與國外就地域性、以及大環境面、政策法令上都有許多不同之處。

就解決方案來看,國外方案是依大環境、以及國外銀行市場需求而建置,對於國內銀行並沒有實值的助益。不過國外銀行的經營模式以及解決方案是台灣銀行所要學習的地方,但由於台灣銀行整體的發展程度目前並不具國際競爭力,因此現階段,應該還是要落實在基礎紮根方面,待環境、時機成熟後,再引進國外的一些專業方案才比較合適。否則在剛開始就投入大量設備建置成本,將會產生投資報酬率、以及風險性高等問題發生。

不過全球性組織的參與則會造成很大的助益,例如:Swift組織,加入對於台灣銀行在進行國際金融交易上會有很大的助益,國際組織可以提供銀行金流認證、保障具有國際公證效力,因此銀行加入此組織在進行國際交易時,金流端透過Swift封閉式網路(EDI)進行,Swift組織對銀行端的金流進行控管。而資訊流方面,則還是由銀行自行傳輸資料。資訊流、金流分開之做法,可促使銀行加速網際網路發展事業,而同時兼固安全性及保障性,韓聲麟如此表示。上海商銀網路銀行業務拓展的重要方向為何?

網路銀行品質改造及行銷手法是目前網路銀行拓展的重要方向,所謂品質的改造包括提供完備的網路銀行服務項目、以及資訊系統建置。而行銷手法方面,上海商銀則加強其廣告刊登率,以增加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韓聲麟更進一步表示,其實上海商銀在八十七年時就已有網路銀行業務,而去年年初亦買了宏道資訊(Broadvision)一對一行銷產品,預計今年四月一對一行銷產品就能正式在網路上提供給網友量身訂製的服務。

韓聲麟認為,國外的解決方案有其特色所在,不過由於台灣銀行在操作上還有許多使用程序不了解,因此採購資訊系統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專人提供系統的教育訓練,系統平台才能為銀行發揮實質效益。

上海商銀未來還會加強客戶關係管理(CRM)服務,預計近期購買資料採礦(Data Mining)系統,使客戶關係更為深入、更精確提供服務,而目前正在審慎評估Oracle、IBM、以及NCR三家系統平台其中一家考慮採用。利用網際網路,可延伸出其他具附加價值的服務嗎?

銀行業者希望拓展業務服務範圍,並利用網際網路做為工具。以致於紛紛計劃成立:電子商城(e-Store)、電子百貨(e-Mall)、電子交易市集(e-Marketplace)等。但是我認為銀行應該視傳統銀行業務為發展核心然後延伸出其他加值化的服務,而不是一開始就以網際網路為核心,去拓展其他原本非銀行提供服務之新事業,如此將會造成本未倒置的反效果。

且國外銀行所做的台灣銀行不見得就行的通,主要為環境問題使然。例如:網路商城方面,台灣地狹人綢,並不適合經營網路商城,大量的挹注反而會造成資金的快速虧損。

而延伸性金融商品,主要由美國先帶動起這種服務熱潮,最有名的為美林證券不過事實證明,美林證券最後亦失敗,雖然美林因此服務增加許多的客戶,不過對美林而言卻毫沒有獲利,反而虧損。台灣銀行亦將此風潮引進台灣,最早一家為華信銀行之MMA綜合存款帳戶,而究竟發展成果如何,還有待時間觀察。此種商品是以客戶為導向指標性產品,而現今銀行為了提升服務品質以及競爭力,都相繼推出綜合存款帳戶,預見未來半年內還會有更多銀行業者加入服務行列。利用網際網路,可延伸出其他具附加價值的服務嗎?

銀行業者希望拓展業務服務範圍,並利用網際網路做為工具。以致於紛紛計劃成立:電子商城(e-Store)、電子百貨(e-Mall)、電子交易市集(e-Marketplace)等。但是我認為銀行應該視傳統銀行業務為發展核心然後延伸出其他加值化的服務,而不是一開始就以網際網路為核心,去拓展其他原本非銀行提供服務之新事業,如此將會造成本未倒置的反效果。

且國外銀行所做的台灣銀行不見得就行的通,主要為環境問題使然。例如:網路商城方面,台灣地狹人綢,並不適合經營網路商城,大量的挹注反而會造成資金的快速虧損。

而延伸性金融商品,主要由美國先帶動起這種服務熱潮,最有名的為美林證券之不過事實證明,美林之 最後亦失敗,雖然美林因此服務增加許多的客戶,不過對美林而言卻毫沒有獲利,反而虧損。台灣銀行亦將此風潮引進台灣,最早一家為華信銀行之MMA綜合存款帳戶,而究竟發展成果如何,還有待時間觀察。此種商品是以客戶為導向指標性產品,而現今銀行為了提升服務品質以及競爭力,都相繼推出綜合存款帳戶,預見未來半年內還會有更多銀行業者加入服務行列。因應自動化時代的來臨,銀行應該如何應變?

銀行應從教育訓練、以及資源統整兩方面著手,然後再將兩方面整合在一起相互配合運用。

預估今年銀行從業人員將有三萬人被裁員,因此行員了解自動化發展的趨勢,並從教育訓練著手,可提升行員本身的競爭力。

目前上海商銀即是以教育訓練的方式,由總公司至區域分公司教育所有的行員,自動化發展的趨勢、以及如何推動、如何讓資訊設備協助行員快速處理交易。

而資源統整概念方面,則是由資訊設備的改造進行。將總公司、以及分公司的資源集中,除了可增加總、分行資源的流動性、並可充份運用資源。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