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數位音樂市場大幅成長,雖然mp3.com、Napster屢遭司法制裁,但數位音樂並未因此銷聲匿跡。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指出,與數位音樂產業習習相關的MP3播放機產業,已度過初期發展的第一階段,進入規格成形的第二階段,待各種規格確立之後,2003年的全球MP3播放機出貨量可達2000萬台。價格在5000元以上、推廣不易

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胡令珠指出,自從數位音樂和MP3播放機出現以來,至今仍未有明顯的市場銷售量出現,主要原因在於「遊戲規則」未定,意即播放機產品規格、寬頻大環境和數位音樂合法性問題,尚未解決,這也是去年全球MP3播放機總銷售僅有300萬台的主因。胡令珠認為,數位音樂的整體產業發展至今,已可進入規格重整、成形的階段,待產品規格一一確定,數位音樂內容的遊戲規則亦有定論,整個市場將會快速崛起。

從數位音樂的方向思考,胡令珠認為,全球唱片業在數位趨勢衝擊下,面臨檢討與重整階段,即使唱片公司目前仍與mp3.com、Napster對立,但唱片公司走向數位音樂的趨勢已不可免,問題只在各種合作模式的確定;而MP3播放機產業可以討論的面向,則包括產品售價、檔案格式、儲存卡規格和使用者習慣等。

胡令珠說,MP3播放機的目的在取代隨身聽市場,因此,「價格」會成為消費者購買與否的首要考量。大致來說,MP3播放機由數位類比轉換器(DAC)、微處理器(MCU)和快閃記憶體組成,其中昂貴的快閃記憶體佔有MP3播放機成本的58%,成為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的主因,而數位類比轉換器和微理器次之。

目前MP3播放機的平均價格,仍在新台幣5000元以上。胡令珠說快閃記憶體容量增加、價格下降至一定程度,將可突破MP3播放機面臨的價格阻礙。Rio是MP3播放機的全球第一大品牌

檔案壓縮格式方面,目前也有10多種不同規格,其中包括最被廣泛使用的MP3、微軟開發的WMA、NTT推展的TwinVQ、技術來自AT&T的MP4、Lucent主導的EPAC和MPEG2標準規格之一的ACC等等,而壓縮格式的進步、加入著作權保護功能,將是MP3產業成長的動力。儲存記憶卡方面,目前呈現CompactFlash、SD、Memory Stick和MultiMedia Card競逐的局面。

胡令珠指出,待這些規格抵定,MP3播放機產量將有大幅成長,根據Forward Concept預估,2003年全球MP3播放機市場將有2000萬台、30億美元營業額。

而MP3播放機最主要的製造廠商多在南韓。根據中日社調查,以1999年全球總營收來說,已併入S3的「Rio」公司,佔有全球50%以上的市場,其次是「Saehan」所佔的10%、「Dinamik」的6.5%,和Samsung、Sony的3%等。胡令珠說,近一、二年來,Intel、Compaq等歐美大廠相繼投入MP3播放機產業,這些大廠多半委由韓商代工,台商目前在代工或品牌方面,都還未有明顯的成績出現。台灣業者出貨規模都不大

台灣業者部分,代理Rio的上奇和數位科技生活,走經銷路線,以自有品牌之姿推出產品的則有立碁、長谷、中環、國碩等,多數交由聯強的通路銷售,但因市場反應不佳,胡令珠指出,月銷售量有1000台以上的少之又少;此外,還有致福等少數業者,以代工方式與大陸等地的品牌廠商合作,但規模都不算大。

然而,由於PDA和手機市場的快速成長,PDA、手機業者將MP3模組列為內建功能的情況也愈來愈多,例如微軟Pocket PC系統,就將MP3視為PDA的標準配備之一,針對這樣的內建趨勢,胡令珠認為,那是MP3的另一塊市場,不過,其與MP3播放機鎖定的客層,仍不相同,MP3播放機產品發明出來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音樂以數位方式傳遞、以記憶體方式儲存,並且取代目前的隨身聽市場。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