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業司計畫、資策會執行的網際網路商業應用計畫統計,原來登記的B2C店家以純虛擬網店成長較快,但目前則實體結合虛擬的比例則超越虛擬店家。

由商業司計畫、資策會執行的網際網路商業應用計畫,負責推動台灣各行各業經營B2B、B2C的電子商務,由於市場對於B2C並沒有如預期反應,根據資策會的研究發現,並非每個產業都適合B2C的運作,就市場量來評估,視聽娛樂、廣告行銷、金融服務、圖書等市場接受度高,另外結合實體通路與虛擬商店的經營也持續看好。B2C經營面臨獲利成長的考驗

而目前在經濟部商業司推動網際網路商業應用計畫中,預計推動5萬個店家上網,資策會專案經理翟志剛表示,目前登錄的B2C網站約有上千家,但是持續經營的比例則下滑,就市場量觀察,目前存在的B2C電子商務方面,視聽娛樂、廣告行銷、金融服務、圖書等佔大宗,約佔8成以上。

翟志剛說明,根據資策會的統計觀察,原來登記的店家以虛擬的成長較快,但目前則是實體結合虛擬的比例超越虛擬店家,純粹只有虛擬的B2C網站,有7成以上已經面臨倒閉,至於有實體經營基礎的店家,留存的機會較高,B2C經營面臨獲利成長的考驗。

資策會的執行計畫範圍,包括食品、3C流通業、化妝業、金融服務業、流通業、觀光旅遊業、紡織業、貿易業、藥業、視聽娛樂、圖書業等,目前這些領域,依照產業特性進行B2B以及B2C電子商務,翟志剛表示,例如紡織、醫藥原來產業供應鏈發展比較成熟的,適用於B2B,至於B2C就不適合。實體的與虛擬的搭配仍看好

翟志剛表示,至於經營實體通路搭配B2C電子商務的模式仍看好,例如統一超商經營網路購物便利站,有實體的通路做配送,可以增加實際的獲利。

翟志剛說明,另外像是京華城擁有實體通路,它可以將網路當成是實體通路的擴充,增加收入的來源,這種B2C經營必須在背後有B2B支援,以提高流程的效率。

事實上,網路的經營遭受市場的嚴厲考驗,部份是來自於網路環境的不夠成熟,例如收費機制的不安全、網路環境尚未普及、還有電子簽章法認證尚未通過等因素,因此長期來看,這些都必須克服,才能讓網路的環境更加成熟。

網際網路商業應用四年計畫主要目的是在研發並推動台灣商業運用網際網路的技術,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商業營運模式整合相關計畫的成果。該計畫分年度逐步推動,期望在四年完成40個行業、5萬家以上的上、中、下游企業導入應用網際網路,以擴大整體供應鏈的資訊整合。

翟志剛表示,網路就像是一個共生的關係鏈,如果B2C的發展受限制,就會連帶的對於提供技術、平台的廠商受到市場不景氣的影響,因此資策會與商業司將持續提供相關方案的執行,以降低廠商對於網路的不信任感。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