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今年固網正式民營化之後,您認為對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SP)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您認為ISP業者應該怎樣去因應這樣的態勢?固網業者會有什麼樣的動作?
現在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SP)、.com的網路公司如果其市場只有在單一市場,基本上是沒有利基點的,一定要放眼整個大中華地區,否則只有加速被整合,目前數位聯合電信Seednet、台灣電訊TTN、英普達is.net、和信超媒體都會遇到相同的狀況,這些整合目前都正在發生中,Seednet如果不調整,難逃厄運,台灣電訊也不例外。
但是這些ISP業者要怎麼做呢?沒有及時因應的ISP業者將會消失,變成固網撥接的一部份,以台灣電信來說,不是沒有被取代的可能,但是必須把管道(Pipe)打大,拉長被取代的時間;另外,如果只在台灣,是沒得玩的。從網路網網相連的特色來看,台灣的市場真的太小,那容得下這樣的電信競爭,未來進行相關電訊產業不能放棄大陸與美國,美國是最大的流量轉接點,兩岸三地應該變成兩岸四地,包括美國西岸,未來再其次的市場是日本,如果中、美、日都加進來,這個網際網路的市場就佔了全球80%的市場。
再者,固網業者也會去考慮併購或投資台灣的入口網站(portal),目前的B2C入口網站在未來沒有什麼利基點,但是對任何固網業者來說,必須要有一個入口網站作為其網站的入口門戶,就好像中華電信擁有HiNet一樣,以HiNet做為所有中華電信所有線上服務的入口。你想,三家民營固網業者有可能再去找一大批人來做入口網站嗎?在面對競爭激烈的電信市場,台灣電訊今年的營運重點為何?會設定什麼樣的營運目標?台灣電訊的未來取決於什麼樣的因素?
台灣電訊針對今年固網業者的正式營運,設下了三個營運目標,包括積極拓展兩岸三地的業務,主要以經營虛擬私有網路(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為主,由於有電訊盈科在香港的基礎,所以在建置上遇到較少困擾,目前以台灣電訊原有的100多家台商、150家商務用戶為基礎。
再者,對台灣電訊進行內部組織再造,希望提昇組織效率。組織再造將佔今年總支出成本的60%,約新台幣1億4千萬左右,會將所有的資金、財務會計、管理、客服系統做一整合,雖然需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組織再造,但在完成之後,可以讓營運成本下降30%,效率提供50%,以公司人員對營業額比例的效率來計算,這是相當高的。第三個營運目標就是上市上櫃,讓公司的價值出來。
今年的營運目標設定在新台幣16億元,盈餘為5千萬元,主要的營收來源包括台灣電訊最有利基點的訊框傳輸服務(Frame Relay),X.25分封數據服務,這部分是台灣電信比較穩定的營收,佔營業額的30%到40%;直播衛星服務,希望客戶成長50%,佔營業額的10%;虛擬私有網路服務(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佔總營收的10%;網路資料中心服務(Internet Data Center,IDC),占營收的15%;其餘是寬頻上網服務,今年30%的一般撥接都會被ADSL寬頻撥接所取代。
台灣電訊的未來,取決於以下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取決於過去母公司對兩岸三地的作法,台灣如果是一個重點市場,那麼就沒問題,依照目前電訊盈科對台灣電訊的規劃上來看,母公司對台灣的市場是重視的,所以這部分應該沒有問題。第二個因素取決於政治上兩岸三地的開放即三通。今年什麼樣的業務是ISP業者的重點業務?為什麼?另外,以您在網路市場這麼多年的經驗,您認為今年的網路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第一代的ISP主要提供撥接、專線、內容等服務,到去年ISP開始面臨轉型,我把網路資料中心看成是第1.5代的ISP,但去年證明ISP所提供的網路資料中心服務是失敗的,因為各家業者都沒有提供差異性的服務,再加上市場供過於求,導致削價流血競爭,業者沒有真正的獲利空間,今年,ISP勢必再度面臨轉型,新觀念還在雛形當中,可能是寬頻、也可能是加值服務。
今年.com網路公司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網路過去是過熱了,現在則時開始進入基本面,今年將持平發展,未來的11、12個月是一個盤整期;另外,今年的網路公司必須思考怎樣開始收費。請問今年固網開放之後,您認為電信市場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境況?固網大戰什麼時候才會開始?
電信市場的全面開放是好的,對整個電信環境來講是危機也是轉機,危機是價格會更低,,例如國際電話的費率會大量下降,將更加速市場的整合與兼併,外資對台灣的投資也會更積極;在轉機部分,經營效益好的公司在市場的機會將更多。
另外,整個電信市場的自由化取決於幾個主要因素,包括中華電信的心態,其與民營業者接續費的處理是否更加檯面化;再者,取決於電信總局對第一類、第二類法規的修法進度;最後,也取決於兩岸關係的開放程度、WTO、外資持股比例等的規範。
而今年固網正式營運之後,在三月將要開台搶市場,但真正要上軌道還要半年的時間,也就是在今年第三季,但是,固網市場的發展將給予行動電話的發展有相當差異性,過去在開放大哥大執照時,那時市場需求相當大,但中華電信沒有積極因應,才讓市場佔有率快速流失,但固網市場則不可與其比較,因為市場已經相當飽和,民營固網業搶佔佔有率會相當辛苦。
相關新聞:
東森寬頻電信執行副總暨亞太線上總經理鄭俊卿無固網支撐的ISP存活難,小ISP不易撐過今年第二、三季(2001.02.12)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3
2025-02-10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