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27日兩天,在北京舉行的2001年京台移動計算與通訊技術發展研討會,計有京台兩地50多家著名IT企業的數百名代表參加,會中北京市重申最近新推出鼓勵發展軟體產業和IC產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台灣訪問團團長神通集團懂事長苗豐強也對兩案高科技產業的交流提出建言。北京市強調對高新技術產業,尤其是軟體業及IC業的重視及扶持
北京市長劉淇在開幕式中表示,在北京的高新技術產業內部結構中,電子信息產業佔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其銷售額佔高新技術產業產品銷售總額的71.3%。經過多年發展,北京的電子信息產業已開始形成以軟體、系統整合及資訊服務打前鋒,而以電腦及現代通訊業為基礎,成為北京市調整經濟結構和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劉淇並表示,希望與會者積極參與北京市筆記型電腦及資訊產業的建設,並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把京台雙方在資訊技術及產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帶到新的境界。
北京市發展計劃委原會副主任刑少軍則在會中指出,北京市政府最新推出了鼓勵發展軟體產業和積體電路產業的一系列關於財政補助、土地及人才方面的優惠政策。
財政補助方面,北京市政府設立中關村科技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資金、北方微電子產業發展資金、軟件產業發展資金等專項資金,引導、支持和補助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對積體電路產業,政府則可按企業註冊資本的15%跟進投資,但不行使表決權也不參與分紅。
優惠地價方面,若境內外企業在北京設立研究開發機構,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並建設自用的研發廠房,其地價款按地價的75%徵收。
有條件開放人事方面,對外資的高級管理人才和技術人員的家屬提供各種生活幫助,赴北京從事高新技術產業的人才,亦可直接辦理常住戶口,等等。
苗豐強提出一個願景、兩個策略、三個方案
台灣代表團團長苗豐強在會中針對兩岸高科技產業的交流,提出了「一個願景、兩個策略、三個方案」的建言。所謂一個願景指的是希望以科技交流推動兩岸溝通,雙贏為本、科技為用。兩個策略是藉由兩岸科技合作,積極交流溝通,並結合大路科技資源及台灣發展經驗,互利共容。
三項具體推動方案,則是找研擬兩岸科技交流具體可行的示範性合作計畫;討論建立常態性的兩岸交流機制及管道;及以訊息(IT)、光電(Optical-electronics)、積體電路(IC)、移動通信(Mobil Communication)等為先行加強項目。北京與台灣IT廠商冠蓋雲集
由於2000年中國全國的筆記型電腦銷售量達41.9萬台,成長快速;對於佔世界筆記型電腦產量60%以上的台灣而言,中國自是不可小覷的市場。北京市也希望吸引更多的境內外資金及技術,來投資於微電子及液晶顯示器等高新技術產業。
因而,此次研討會吸引了台灣的神通、大同、倫飛、大霸、華宇等17家著名IT企業,涵蓋了網路及通訊、電腦主機板及整機、LCD及電腦相關零組件等廠商,與會者包括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大同公司總經理林蔚山、倫飛電腦總經理溫生台、大霸電子董事長莫自治、華宇電腦董事長李森田等多人。
北京的東方電子、北大方正、聯想、四通、亞信科技等,也都到齊,北京電子控股公司董事長鮑玉桐並為致詞代表之一。中國官方代表出席的則包括北京市長劉淇、副市長劉海燕、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呂新奎等。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1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08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