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版業的領域裡,遠流電子化的腳步走得很快,當初切入網路的契機是?
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美國在預測:10年內電子書會佔市場的50%,而20年後會成長到98%,也許在現今還看不見真正的力量,但是遲早會發生的事,就從現在開始做,如果我活的夠長的話,也許有機會看到20年後整個產業被改變。
也許是我自己本身具有冒險性格,喜歡嘗試新的事物,所以將做了20幾年的實體出版部分交給別人,全心投入網路這個我不熟悉的領域,公司也正加快腳步做內部e化的工作。遠流博識網跟智慧藏之間的區隔是?
博識網主要在販售實體書,而電子書的部分就由智慧藏來進行。遠流博識網算是遠流跨入網路的第一步,一開始是出版集團編列預算的一部分,不過到目前為止已經可以自負盈虧,每個月平均有300萬元的營業額,相較於以前郵購的市場成長速度快了很多。
而另組智慧藏的原因在於,以傳統的出版公司並不容易吸引到網路技術人才加入,所以設立純網路公司是必要的,但實際上的定位是媒體與通路。智慧藏本身以電子書、線上字典、線上百科三個主體組成,前5年將會以「遠流英漢辭典」及代理「中國大百科」的內容為免費提供工具性的知識加值服務,希望吸引更多讀者或是學者專家上網查詢,希望除了匯集人氣製造商機以外,進而建立品牌公信力。不過實際上現況跟預期目標還有一段距離。本身的角色是出版商,在轉為通路或是提供技術平台者的同時,其他的出版商不會有合作上的疑慮嗎?
一開始出版社都會有所顧慮,在博識網的部分還好,因為幫忙出版社賣書還是很受到支持。但是在電子化的部分尤其是版權會比較有問題,通常出版社都較為保守,我可以瞭解出版社會遇到的困難,所以會想要提供技術平台給其他的出版商,而且出版社只要保有自身的核心能力,權益並不會受到影響。
像我們在國際書展上發表的best100.com,就有30家出版社一起合作。但是相對的技術本身就並非我們的專長,所以我就必須與其他像是硬體廠商或是技術軟體商合作,需要影像輔助多媒體內容時,就必須跟電視台或是電影公司合作。異業合作的模式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又出版業切入網路的優勢會在哪裡?
出版業的核心價值會在於與作者間互信的的關係,也就是內容以及智慧財產權的掌握,要將出版社團結起來,才有力量跟其他合作對象,像是整體發展密切需要的資訊科技、IA廠商等等相提並論,也就是出版業的內容、軟體商的加密機制,還有硬體廠商的閱讀機三者缺一不可。字典和百科的功能配合電子書閱讀機或是PDA來販賣也是初期的收入來源,智慧藏的第一筆收入就是與展碁合作所獲得的。
三者間有各自的位置跟重要性,可以說是共同生產、共同行銷、更是共同獲利。當初對於電子書的想像以及發展至今的觀察,在內容上是否有特殊的規劃?又為何電子書的定價會設定與紙本書相同?
目前有500本電子書供讀者選擇,因為版權上已經取得。現階段在PC或是PDA上面閱讀都有其限制,所以重點是設定在語言學習方面的期刊或是書籍可以分章節銷售,像是與光華雜誌的合作。主要強調工具性的內容在現有載體上具有的優勢,未來也會嚐試以高知名度作者作品吸引購買。
原則上電子書未來是由出版社自訂價格,也會因為行銷上的考量而有所調整。不過目前已經推出的部分定價會與紙本書相同,那是因為電子書的本身就包含了字典以及百科全書的附加功能,並不只是紙本書的內容本身,所以這個價錢是已經包含了附加價值的部分,新的功能也會繼續增加。相較於實體的部分,投入網路的資金以及人力會有多少呢?面對現在的局勢有做什麼修正嗎?
我想企業經營的原則還是要獲利,希望能提供長期的服務,所以成本必須控制。智慧藏的資本額為1億台幣,目前員工只有12人,一邊做會一邊視需求擴充,技術的部分還是以結盟的方式合作,真的沒人做時,再自己找人來做。另外需要對繁簡平台差異做觀察,所以在北京設有編輯部門,未來會擴充為30人的內容製作部門。
目前智慧藏由遠流出版集團投入所有資金,未來會視經營狀況再開放給員工或是法人。對於網路公司而言,現在資金的募集並不容易,但也因為這樣可以回歸基礎面,逐步完成既定的規劃。
熱門新聞
2024-11-10
2024-11-12
2024-11-10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