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投信表示,2001年資訊、通訊及光電科技是最被看好的產業,以台灣長年累積的科技經驗與人才,在全球科技界具有一席之地,也極具競爭力與獲利性。此外,值得注意的,則是未來十年大陸市場展現的潛力與機會,相關產業類股的表現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科技股因PC、行動電話成長趨緩而大跌

富邦投信表示,分析去年科技類股大跌的最主要原因,是PC成長趨緩以及行動電話成長不如預期。雖然PC因為功能無法有創新性的突破,成長趨緩是暫時無法改變的現象,但是資訊工業不斷推陳出新的產品,其未來的成長潛力仍被看好,加上股價已被嚴重修正,台灣資訊科技類股仍具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富邦投信指出,雖然全球面臨PC需求不振的困境,但由於通訊產品後勢看好,台灣許多廠商已將發展方向轉朝通訊、網路及多媒體產品邁進;而台灣IC設計公司目前的優勢在於生產成本的控制及上下游廠商的完整,而PC產品的成長趨緩可能導致許多美國IC設計公司因毛利率下滑而退出,這也是台灣IC設計公司的另一個機會。

富邦投信表示,依工研院技術處ITIS專案計劃預估,台灣半導體產業2001年將成長30.5%,IC設計業成長率則為37.7%。同時由ITIS的統計數字看來,通訊用IC未來五年的成長率將居各產品之冠,消費性IC則緊追在後。
通訊產業受惠電信自由化

富邦投信表示,受惠於全球電信自由化的趨勢,帶動通訊基礎建設需求的成長,加上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促使傳輸設備產業的持續高成長,通訊及光電產業也就成了未來的獲利主流。而且隨著寬頻、固網時代來臨,相關設備廠商仍是市場注目的焦點。包括ADSL、CABLE數據機、ADSL路由器、LMDS及一些局端設備,都將出現叫大幅度的成長

富邦投信指出,目前全球通訊傳輸設備中,局端交換設備技術掌握在國際通訊大廠中,台灣廠商無法與其競爭,台灣廠商藉由與國際通訊廠商策略聯盟方式或建立良好合作關係,爭取技術移轉及承接代工市場,以拓展全球市場。但在有線/無線傳輸設備、數據機、區域網路設備及相關用戶端產品上則是台灣廠商的專精。台灣已是全球僅是於美國最大的網路設備製造國,主要以生產網卡、集線器、交換器、PCMIC等產品為主。

富邦投信表示,光電產業:包括光通訊、光儲存、顯示器、光電元件等相關新興產品市場普及度的擴大,使光電產業具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1999年台灣光電產業產值約達新台幣2,562億元,成長34%。預估今(2001)年可達新台幣3,860億元,比去年度成長51%,其中顯示器產值預估成長幅度高達269%,佔全球TFT液晶顯示器產值的30%,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產國。

富邦投信指出,LED市場成長的動力將來自於通訊、汽車、號誌及照明市場,包括藍、綠光、白光LED及Laser Die。根據光電協會統計,2000年台灣LED產值達239億元,較1999年成長20%。而影響廠商獲利的因素為價格及銷售量,雖然LCD的價格不如以往,但是隨著LCD的普及,銷售量亦將大為增加,因此,相關廠商的獲利仍具成長性的。
兩岸三通議題發酵

今年元旦兩岸已經開放小三通,金門、馬祖地區優先與鄰近大陸地區通航。富邦投信表示,兩岸經貿往來需求逐年提高,對大陸投資已佔台商對外投資總額的四成,兩岸交流的開放勢必對台灣產業造成衝擊與影響。

由全球經濟情勢來看,全球資金快速且大量移入大陸,一般認為在大陸加入WTO後,將會有更大的吸金效應,未來大陸將為世界關注的焦點,成長率亦為其他國家所莫及。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