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遊戲在網路業一片低靡聲中似乎顯得一枝獨秀,然而,仔細計算這波線上遊戲熱錢,會發現賺得最多的並不是實際經營線上遊戲的業者,反而是相關產業如賣儲值點數卡的7-11等便利商店、提供頻寬機房的ISP、賣伺服器的廠商甚至光碟壓片商,都沾光發了一筆財。當然,賺得最多的恐怕是開發網路遊戲授權給台灣業者經營的韓國原廠。
線上遊戲賺錢帶動熱潮,然而遊戲業者最後到底可以拿到多少利潤?各家業者拿計算機打一打,發現「層層剝削」後自己剩下的並不多,反倒是一些合作伙伴可分得的利潤相當可觀,不禁大嘆線上遊戲是「高風險,低利潤」的服務業。
便利商店抽走30%-35%
線上遊戲利潤頭號受益者是7-11等便利商店,目前線上遊戲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銷售連線時數卡,而賣這種點數卡最主要的通路即是便利商店,根據7-11上架費的「公定價格」,7-11的通路費用大概是點數卡銷售額的30%-35%。
便利商店也發現網路遊戲有利可圖,目前也積極找遊戲廠商搭配行銷活動,如7-11就與宏碁戲谷「龍族」線上遊戲合作「龍族」商品,企圖藉線上遊戲受歡迎打入青少年族群,甚至積極介入遊戲業者送主程式光碟的宣傳活動。
ISP沾光最多
另外,提供頻寬機房的ISP也獲利不少,線上遊戲遊戲在機房、頻寬租用上需求量都很高,ISP作房東總是能分到遊戲營收10%-15%。這還不包括因線上遊戲帶來的網友上網時數消費額,如遊戲橘子去年在線上遊戲的營收不過新台幣4億多,卻為合作的ISP HiNet帶來近20億的連線時數收益,也因此才會出現眾家ISP都希望投資線上遊戲業者。所幸,在ISP競相拉攏遊戲業者趨勢之下,ISP頻寬費用可望再降低。
可能獲利的業者還有伺服器廠商和光碟壓片商。高檔的伺服器價格可上百萬,投資不可謂不小,光碟壓片商則因遊戲業者競相大量贈送光碟片,動輒上百萬張灑片量,成本也在新台幣上千萬之譜。
20%-40%的營收成了韓國的外匯收入
不過,這些都比不上開發線上遊戲來賺授權金的韓國原廠,目前包括遊戲橘子「天堂」、第三波「龍族」、大宇「英雄」、聖教士「紅月」、「千年」等遊戲都是代理自韓國。據了解,目前韓國原廠向台灣遊戲業者第一筆授權權利金在20-60萬美金上下,營收抽成則在20%-40%之間,換句話說,台灣大量線上遊戲營收都成了韓國的外匯收入。未來除非遊戲業者推出自製的網路遊戲,此部分的成本恐怕是省不了的。
熱門新聞
2025-02-05
2025-01-31
2025-01-30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5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