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位電視廣播技術的興起,以節目頻道為主的電視廣播已無法滿足未來網路時代的需求,在看好影音整合趨勢的發展下,能夠結合娛樂、語音、數據視訊通訊的機頂盒(STB)身價也日漲,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今(3/19)日所做的報告指出,今年本土STB將可達到286萬台的出貨量,而宏碁將以70萬台的出貨量達到本土STB出貨的24.5%。未來3年STB產量產值CAGR皆高於15%

在STB領域中,可以初分為數位衛星(DST)、數位有線電視(DCT)與數位地面電視(DTT)等3類,採用的規格有歐規DVB與美規ATSC兩種,而各國的STB產品規格將受到各國數位電視廣播標準的影響,目前歐規的DVB需求量較高,由於STB處於類比與數位訊號的中介點,因此產量與產值的成長力道強勁,預估2004年時,產值將以15.5%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到150億美元,而全球產量則以16.9%的CAGR達到7700萬台。

以STB的發展看來,由於DST最早開始數位化,因此未來幾年的主流仍將以DST為主,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分析師孫民承表示,DST主要用在地廣人稀的地區,以衛星做為數位電視內容的傳輸工具,對台灣來說,因其地狹人稠的特性,將以DCT為主,而DTT則因為各國地面電視廣播數位化速度較慢,預估要到2003年以後才會大量出貨。
和信委由宏碁出貨,全年全球出貨70萬台

日前傳出本土電信系統業者的和信將委由宏碁代為製造STB,之後再藉由和信的有線電視系統管道進入家庭市場;同時宏碁也出貨給日本Sky Perfect TV,預估今年將可出貨40萬台,全年的STB出貨量上看70萬台,約佔今年本土STB 286萬台出貨量的24.5%。

由台灣設計、中國製造的方式也出現在亞視(ADB),由亞視在台灣負責設計工程,再委由中國的聯想負責製造,並透過聯想的通路銷往中國,一方面可以避開中國內銷權的取得困難,另一方面也可以順勢進軍龐大的中國市場。孫民承表示,中國約有8000萬戶的市場,較美國6800萬戶高出1200萬戶,被視為未來全球STB高速成長的市場之一。

STB的製造可分為基礎、互動與全功能3個領域,主要的差異在於解調器(Demodulator),以DST為例,基礎架構在軟、硬體成本上約為89.5美元,互動式架構則為150美元,至於全功能型則是301美元,同時,互動電視的應用將帶動處理器及記億體的需求上昇。
東森預計購入30萬台STB推動電視數位化

去年本土STB出貨量為150萬台,佔全球4125萬台的3.7%,今年本土出貨提升為286萬台,佔全球4913萬台的5.8%,本土出貨廠商有宏碁、兆赫、華台、泰山與憶華等,而除了和信委由宏碁製造STB外,近期也傳出東森將購進30萬台STB,但是否由單一廠商製造,東森尚在評估當中,不過MIC認為,與服務結合將是STB的重要銷售模式。

MIC認為,本土廠商在STB的競爭力仍有待加強,提升層次、拓展通路與規模經濟應該是發展STB的當務之急,應以中階的STB做為發展主軸,至於低階的STB,孫民承認為,由於低階STB價格競爭激烈,爭取大廠STB的代工訂單將會是未來的發展機會。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