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nix不同的版本紛紛上市的年代,開放原始碼這個名詞對於程式開發者來說並不陌生,開放原始碼始祖Richard Stallman推廣「GUN宣言」(GNU′s Not Unix)後,號召一群從事軟體開發工作者,在開放的平台上從事程式碼撰寫和修改工作,這些人可能還是學生,也可能有正職的工作,但他們皆有共同的理念,就是程式碼是可以自由傳布和分享的。
「在軟體產業的發展初始階段,作業系統的程式碼是公開、並隨意傳布的」,從事台灣開放原始碼運動不遺餘力、代號「馬兒」這麼說。
在所謂開放原始碼的社群中,社會所賦予的真實姓名似乎較少被提及的,無論在實體或虛擬社群中幾乎都是以暱稱來稱呼彼此,網路所串連起來的虛擬空間,有彼此認同的互動規則和說話方式,其開發行為是不受商業利益和任何權力所約束的。協會和原始碼團體是矛盾衝突的綜合體
在昨天召開的「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上,「二米計畫」召集人、亦擔任協會籌備委員的劉政認為,由於開放原始碼社群成員有崇尚自由的特性,協會的成立可以說是矛盾衝突的綜合體,協會代表有權力的中心控制單位,相較於分散四處的社群關係,是自由與框架、中心和分散、疏離和集中的對立。
劉政形容這一群在網路上共同從事軟體開發、並自由分享給他人的團體特徵,「兩個人聚在一起是聊天,三個人則會吵架,四個人以上則會掀翻屋頂」,蓄留長髮或鬍子為常態,成員大多為學生;這些人可能誰都不服誰,只有能寫出比自己更好的程式的人,才能夠稱為「駭客」。開放原始碼是駭客文化的延續
日前一位名叫「小黑」的清大歷史系鑽研科技史研究生認為,在虛擬開發社群中,「駭客」是反對資訊封鎖、並將程式開發寫作當作是藝術的人之尊稱,透過駭客間彼此的喊話和彼此挑戰,程式的價值是不斷被提升的,並非外界所說,會侵入他人系統、竊取機密的人所稱的駭客。
透過程式開發者不斷地回饋新的程式碼,彼此不斷地在虛擬空間競逐軟體開發技術,小黑認為,駭客文化的延伸就是開放原始碼的觀念,這兩個概念是相互有承襲關係的。是否能賺錢是其次,成就感和樂趣才是最重要的
由於任何人可在任何時間下載開放的原始碼使用,對於這些開發者來說,程式碼的整合、售後服務和軟體使用諮詢等,都可以作為收費的依據;對於這些開發者來說,是否能賺大錢倒是其次,開發過程中的成就感和樂趣才是最重要的。
熱門新聞
2025-01-30
2025-02-03
2025-01-31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