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iThome

今年4月時,臺灣首輛國產無人小巴,正式於桃園農業博覽園區試營運,這臺自駕小巴上路後,一連跑40多天,約660趟,超過4千多人搭上這臺小巴,穿過人來人往的道路上抵達綠色方舟館,甚至連總統蔡英文都到場親自試搭,對它誇讚不已。

這臺4.6公尺無人小巴,不只能完成直角轉彎,就連S彎道也難不倒它,與國外自駕小巴相比,一點也毫不遜色。而且裡面有7成都是國產,從車體、轉向馬達,到關鍵自駕核心系統,全都是臺灣業者自行開發完成,這是臺灣第一臺自動駕駛無人小巴,也是臺灣自駕產業發展的關鍵一步。

不只民間企業,國內研究單位發展國產自駕技術腳步也不輸國外。例如工研院今年7月公開展示自動駕駛研發的最新成果,首度介紹兩輛全新自駕車,一輛是機械所一手打造的廂型自駕車,上面搭載他們研發的國產自駕AI系統,包括感知、決策與控制等,可以用來載人或送貨;另一輛則是由資通所開發,可乘載20人的自駕中巴,主要結合自駕感知次系統技術,今年11月時也將在臺中花博園區試營運,提供民眾接駁搭乘。

兩年前,位於彰濱工業區的車輛研究測試中心也曾公開展示過一輛自駕小客車,搭載自行發展的自駕車決策與控制系統,但剛開始僅限定在車輛中心內,或部分工業區道路進行測試,直到今年4月才於臺北南港展覽館周邊道路上,首度完成開放場域測試。

無人車歷史,最早可以追朔到1986年,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MU)機器人實驗室團隊,將一輛雪佛蘭箱型車,改造成全球第一輛自駕車雛型Navlab1,而且最快時速開到20公里,這也揭開了現代無人車時代的序幕。接下來每幾年,不時就會有來自學術圈新改裝的自駕車亮相,越來越多車廠也開始投入自駕車的研究。但是這段時期,無人車仍停留在實驗階段,無法有更一步的突破,直到2009年,Google加入自駕車競爭,再次打破了無人車的發展瓶頸,才讓無人車議題重新浮上檯面,甚至更在短短幾年內迅速竄紅,成為全球當紅炸子雞。

從一開始,只有像Waymo(Google旗下自駕車公司)、Uber等少數幾家業者投入發展商用自駕車,到現在,幾乎人人擁抱。以加州為例,截至5月最新統計,最少有50家自駕車公司,每天在道路上測試4百輛自駕車,裡頭有來自傳統車廠、汽車硬體商,與網路及科技公司,還有許多新創。而且不只美國,中國、日本及歐洲各地,都有不同自駕車正在測試,甚至有的已進到試營運階段,開始提供無人車載客或送貨服務。加上全球大小併購、投資及合作案不斷,自駕車產業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據調查,全球自駕車產業規模,可望在2019年達到542億美元,甚至這分調查更大膽預測2026年將突破5千億美元規模。

臺灣自駕車產業開始起飛

無人自駕車風潮席捲全球,如今這股熱潮也開始從國外吹進臺灣。以本土車廠來說,像是裕隆這兩年也搶進自駕車市場,目標要催生國產電動自駕車,還在去年發起臺灣自駕車技術聯盟,要籌組國家隊迎戰。國內其他如HD地圖、GPS定位與車用感測器廠商等,也都開始為進軍自駕車來準備。

甚至不只車商,現在連科技公司也要發展國產無人車技術,像是宏碁近來不只跨足自駕車市場,甚至前段時間還成立自駕車研發團隊,專門就是負責核心自駕車系統的研發 ,期望打進自駕AI系統市場。

就連車輛中心明年也打算聯合車廠共同成立一家自駕車新創公司,未來要將自有的自駕決策與控制技術,整合車廠硬體,提供各種自駕車解決方案。

此外,政府也帶頭釋出多項自駕車新政策,來鼓勵民間發展無人車創新。像是5月政院版自駕車監理沙盒草案通過後,可望於今年底前完成3讀立法,以後業者只要通過申請,就能取得自駕車測試路權,在一般道路上進行測試,而且實驗期最長4年。

另外,臺北北士科與臺南沙崙兩個自駕車實驗場域今年也先後建置完成,並將開放給業者測試無人車功能及其相關的基礎設施。現在不只民間,政府也跟著動作起來,要加速臺灣自駕車產業的發展。長年研究臺灣自駕車產業發展的工研院智慧車輛與系統研究部經理石育賢也說:「今年是國產自駕車起始年。」

近來,微軟、Google等國際科技大廠看上臺灣AI人才,紛紛來臺設立AI研發中心,不只AI人才揚名國際,臺灣AI產業也開始起步,成為了政府力推的重點政策之一,自駕車產業就是AI產業化的指標,更能反映出AI產業在臺灣發展的情況。

繼4月完成試營運之後,農博自駕小巴明年也將改造成為更大型20人座自駕中巴,並且將用於國內大型遊樂園區遊客運輸接駁之用,未來這輛車也將持續改進自駕功能,或增加新自駕能力,包括自動避障等。

臺灣國產自駕車雖然已跨出第一步,但明年或下一步該怎麼走,挑戰才正要開始。

 

 國產自駕車實例 

台灣智慧駕駛公司

國產首輛無人接駁小巴

 試營運期間  2018年4月4日~5月13日

 試營運地點  桃園市農業博覽會園區

 規畫用途  特定或封閉場域接駁

 自駕能力  直角轉彎、S型過彎、遇行人及障礙物自動煞停

 未來計畫  明年將打造20人座自駕中巴,用於大型主題園區遊客接駁

 

特色1 安全輔助雷達

用於車體四周偵測接近中的行人及障礙物,高於警戒時能主動煞停。

特色2 高精度3D立體光達

可以偵測遠距目標及障礙物,並能結合HD地圖判斷場景提供導航。

特色3 自駕中控臺介面

可用於車輛行駛監控,或於觸控螢幕上進行車內設備操作與設定。

特色4 自駕/手動模式控制器

自駕模式下,只須輕觸黑色控制搖桿,即可切換成手動操作。

 

特色5 導航用前置鏡頭

用於辨識道路前方車道線,以及偵測行人與障礙物。

 

特色6 自動駕駛關鍵核心系統

主要負責規畫行車路線與駕駛決策,向控制系統下達開車指令。

 

 國產自駕車實例 

工研院資通所

自駕感知次系統

 公開時間  2018年7月

 測試地點  工研院新竹總部(中興院區)

 規畫用途  特定或封閉場域接駁

 自駕能力  直線與過彎、雨天精準辨識、紅燈自動停止,遇前方行人自動停止

 未來計畫  新改裝完工20人座自駕中巴,將於今年11月臺中花博期間試運行

 

 

 國產自駕車實例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國產自駕車決策與控制系統

圖片來源/車輛中心

 公開時間  2016年10月開始封閉測試,今年4月公開場域實測

 測試地點  彰濱工業區總部(含部分工業區路段)

 規畫用途  一般道路行駛、定點接駁運輸

 自駕能力  行人及障礙物偵測、中低速自駕、主動變換車道、遇前方慢速車自動減速、室外自動停車、手機App取車、交通號誌辨識

 未來計畫  年底前將於新完工臺南沙崙自駕場域進行試驗、明年將與車廠共同成立自駕車新創公司

 

 國產自駕車實例 

工研院機械所

國產自駕AI系統

 公開時間  2018年7月(經3年內部測試)

 測試地點  工研院新竹總部(中興院區)

 規畫用途  車隊物流配送、園區站點接送

 自駕能力  中低速行駛、穩定上下坡、前方停止線自動降速、自動避障、行人偵測防撞、雨天通行無阻

 未來計畫  全院區接駁試營運、全自駕地下室停車新應用

 相關報導  國產自駕車的誕生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