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接手中時網科營運長之後,你的計劃為何?中時網科的行銷模式會有那些轉變?

過去,中時網科所提供的行銷服務,多半是網路上的制式廣告,或是Banner,或是Button,而未來將會加強整合性行銷,不以網站上固定的廣告版面為主,將轉換成廣告主需求,並在廣告主的預算範圍內打包成為一個整合型的案子。

例如廣告版面或是議題與中時網科內容的整合,或者結合平面。現階段我們也可利用在平面的資源,如廣告主活動的共同推動,我想,這是一般沒有實體資源的網站所做不到的事。

此外,我將會不斷地尋找網路行銷新產品的開發,或積極與同業結盟。現階段中時網科的收入仍有8、9成來自廣告,其它則為內容授權,未來這樣的比例可能不會變,但廣告的模式會更擴大為整合行銷。你認為以網路內容供應商(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的角色,與現在佔有網路廣告大部份預算的入口網站(Portal),其優勢為何?

入口網站可以運用的工具是有限的,所有的活動都只能在網路上進行,此外,根據坊間的調查報告也可以顯示出入口網站的主要瀏覽族群都是學生,學生的消費能力是有限的,通常也不會是廣告主的主要銷售對象。

至於ICP則可避免上述缺點,特別是新聞網站的族群,更容易成為廣告主的銷售目標。我想,客戶最終是要找到願意購買的族群,ICP非以量制勝,而是以質贏得優勢。

例如中時網科的族群屬性,大約是25歲以上,具消費能力,而中時網科的理財網站則較適合高單價商品的曝光活動,如汽車、保險、金融及通訊等類別的商品,我們以內容來區分廣告商品。剛踩進網路產業,你對網路有些什麼樣的想法?

我想,網路還是需要教育的,被教育的對象包括廣告主及廣告代理商,例如網路媒體是很透明的,廣告效益可以被計算,不像電視或廣告。以投資的成本效益來看,應該要放更多的廣告預算且價格也要高一些。

這些可能是廣告主或廣告代理商媒體使用習慣的因素,當他們更溶入網路後,或者才更能明瞭。在如CNET的內容網站推出大型廣告版面後,中時網科是否有計劃跟進,構想為何?

其實,放在內容網站的大型廣告最初始的構想是希望曝光商品能夠與所報導的內容相契合,以醫藥版面為例,如有一篇談論感冒的文章,文章中就可以放置感冒藥之類的商品訊息,因為閱讀的民眾,極有可能是這類產品最focus的銷售對象。但到後來,因為許多軟體配合上的問題,使得此種模式的大型廣告並未多見。

中時網科預計於5月份發表大型網路廣告版面,包括摩天式及一般大型看板,定價約為一般橫幅廣告的2至3倍。

不過,由於中時網科為新聞網站,對於版面的要求較為嚴格,廣告所放的版面或配置方式也會避免引起網友的反彈,網友對於我們的意見是重要的。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