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大學於上周發表了《AI Index報告2018》(AI Index Report 2018),顯示人工智慧(AI)研究已遍布全球,特別是中國市場,相較於2010年,北京清華大學去年登記AI與機器學習課程的學生人數成長了16倍,且去年中國所提出的AI論文數以25%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歐洲的28%,美國則以17%排名第三。
《AI Index報告2018》歸納了全球在2017年的人工智慧發展,目的是為了協助各國政府及投資人分配資源,並讓人們知道AI的新進展以得知生活上可能受到的影響。
去年全球出版逾6萬篇的AI論文,其中有56%屬於機器學習及概率推理(Machine Learning and Probabilistic Reasoning)類別,另外兩個熱門類別則是神經網路與電腦視覺,且神經網路的論文數量從2014年到2017年是以每年37%的速度成長。
若以產業別來看,中國的AI論文著重於工程與技術(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及農業科學(Agricultural Sciences),然而美國與歐洲則偏重人文(Humanities)及醫療健康科學(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s)。
此外,開源的機器人軟體開發框架Robot Operating System(ROS)自2014年到今年的下載數量成長了567%。求才市場最需要的依序是具備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及自然語言處理能力的人才。
帶領此一研究的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教授Yoav Shoham指出,語言仍在AI研究中佔有的終極領先地位,因為人們可以用語言表達任何的想法,使得它與人類的思維一樣地豐富。科學家已經讓電腦能夠翻譯關鍵字,未來他們將解決更難的問題,例如建置一個能夠拼湊訊息的演算法,可替更複雜或細緻的問題提供連貫的答案。
對於外界擔心工作被AI取代的問題,Shoham則說,自動化一些繁瑣流程可能會取代某些產業的白領工作者,但這就像工業革命取代了許多藍領工作者一樣,但從歷史來看,技術向來可創造許多新工作,它只是改變了工作的性質。
此外,Shoham也認為目前仍有許多人類的特質是機器仍然遙不可及的,包括創造力、公平與情感等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
熱門新聞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