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筆記型電腦(NB)廠商紛紛跨足伺服器領域,包括廣達、大眾、宏碁、英業達、華宇等,華宇董事長李森田今日(5/8)表示,華宇目前已獲得NEC、康柏、英特爾與聯想訂單。
華宇完全鎖定在Intel-base的低階入門級伺服器機種,接獲各外商的伺服器訂單後,今年可望將伺服器比重提升到1成左右,其餘的NB比重下滑到7成,其餘則為IA產品。華宇鎖定低階伺服器,今年出貨上看15萬台
僅發展Intel-base低階入門伺服器機種的華宇,目前已接獲康柏、NEC、戴爾、英特爾與中國聯想的訂單,自去年Q4小量試產後,今年上半年陸續出貨,每月平均約可達到2000-3000台,李森田表示,6月底正式量產後,下半年將是華宇伺服器出貨的起飛期。
初估下半年,Q3將可達到每月1萬台的出貨,Q4開始,則向上提升到3萬台,伺服器佔華宇的比重越來越高,今年伺服器的出貨將可上看15萬台;歐洲地區訂單約佔1成,其餘9成則來自於美、日兩地,分居4比6的比重,日系廠商的伺服器訂單快速的成長。
華宇總經理蔡連進認為,伺服器的主力來自於英特爾與NEC兩大外商,董事長李森田則認為,目前康柏僅釋出5%的伺服器訂單,華宇仍有95%的機會;另一方面,華宇也接獲中國聯想的伺服器訂單,預計在下半年開始出貨,不過聯想所佔的比重仍然不高。康柏、NEC伺服器訂單持續增加,比重1成
華宇自去年Q4跨入伺服器領域後,一直處於「練兵」階段。李森田認為,NB的高獲利表現終將類似桌上型電腦的發展,會持續向下調整,因此華宇決定抽出一半的心力投資其他方向,除了已成立子公司的華冠、華升、華上,伺服器與IA便是兩大主力領域。
李森田認為,雖然IA是未來後PC時代的主力,不過目前獲利表現並不明顯,因此在現階段華宇的比重當中,IA仍相當低;相較於伺服器來說,伺服器的利潤較高,再加上下半年起陸續接獲來自康柏、NEC、英特爾的訂單,伺服器的成長力道仍然相當可期。
代工康柏的伺服器已陸續出貨,李森田認為,若代工關係可以持續,下半年的訂單也將趨於穩定;另外,日前取得日本NEC筆記型電腦與伺服器訂單後,預計將在6月出貨,若品質與交期受肯定,華宇將持續接獲NEC的伺服器訂單,今年伺服器比重約佔1成。聯想、英特爾登台下單,全數維持台灣生產
一向在處理器領域極力發展的英特爾,目前也委由華宇生產伺服器,蔡連進表示,英特爾與NEC的伺服器訂單,是最主要快速成長的部份,而今年上看1成比重的伺服器,主因是因為美、日外商訂單的大量釋出,使得訂單、獲利、業務比重產生連動的作用。
除此之外,中國方面的聯想也登台尋求伺服器代工,雖然華宇已在中國吳江建廠完畢,但是伺服器等高階產品仍將留在台灣生產,對於台灣產品進入中國的重重關稅,李森田認為莫可奈何,雖然中國當地生產可降低約15%的成本,但礙於廠房規劃,伺服器還是根留台灣。
熱門新聞
2025-02-05
2025-01-31
2025-01-30
2025-02-03
2025-02-05
2025-02-03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