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台灣在無線通訊研發人才的不足,經濟部工業局提出一系列專業人才培訓計畫,目前委託工研院電通進行規劃的課程已陸續開課,包括射頻(RF)、高頻設計及無線通訊等技術培訓,預定在未來5年的時間培養6000名無線通訊人才,目前已有明碁、大霸、華冠、致福、廣達等台灣手機製造廠商與工業局簽約,預備加入「企業包班」行列。2005年出現6000名人力缺口

全球無線通訊產業蓬勃發展,據經濟部工業局估計,台灣無線通訊產業在2005年產值將達新台幣3000億元,並成為第三代行動電話手機的主要供應國,不過若從無線通訊的人力發展來看,2005年卻可能出現研發人力不足的現象,缺口將高達6,000人左右,嚴重影響無線通訊產業的發展,因此有必要現在就投入人力資源的開發。

根據工業局「加強資訊電子高科技人才培訓配合計畫」的人力開發策略,短中期以推動「企業包班」、擴大「產學合作」機制、促使企業在學校設立「產學研發中心」為目標;長期則以推動廠商設立「國際技術研發中心」為目標。

工業局表示,這套推動計畫目前已導入部分產業及學術資源,台大慶齡中心、台科大、中山科學院、資策會及及幾個公私立大學皆陸續開辦相關培訓課程,視課程內容與時間長短,一般班費用從3萬5000元到6萬5000元不等,在職班則從5000元到1萬2000元不等。明碁大霸等廠商加入「企業包班」行列

工業局表示,「企業包班」是由政府負責統籌規劃與管理,並負擔規劃管理所需的經費,課程開班費用則由包班企業及學員出資一半,學員結業後可順利經由企業甄試進入包班企業就業,實施「企業包班」方案,可將政府開班費用轉由企業負擔,原經費則可用來增加開班數量,擴大人才培訓規模。

據了解,目前已有明碁、華冠、華寶、大霸、英華達、致福及廣達等手機廠商陸續與工業局簽約,有部分企業已開班,將對於研發人力的補充有所助益。可能以租稅減免鼓勵企業培育人才

「產學合作」則以加強學術界及產業界互動為目標,參與者為大學高年級及碩博士研究生,在取得系主任或指導教授同意下,由企業提供獎學金及專題進行合作,若研究成果傑出者,可優先列入國防役員額考慮。

「產學研發中心」則選擇研發潛力雄厚之大學導入產業資源,在經費、設備上提供協助,由學校提供研發人力並進行相關工作,建立長期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機制,有系統培養專業人才,同時滿足產業界在技術及人才的需求。

此外,目前經濟部研擬修正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未來也可能以租稅減免的方式,鼓勵業者加入人才培育計畫中。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