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台灣地區軟體租賃服務市場(ASP),去年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如今(5/11)ASP協會中約7成廠商已暫緩執行ASP業務,或縮小ASP的業務範圍,並轉以其他業務謀生,同時等待市場時機成熟。

ASP產業促進會會長兼偉盟系統總裁林孟克表示,歐美地區多半為跨國企業的商業形式,因而對於ASP的需求殷切,發展兩年來已達成熟期,但台灣地區的ASP,由於整體缺乏安全機制、資料損毀的戶保機制,以及寬頻環境尚不健全,市場成熟仍須等上2年時間才會漸入佳境。
台灣ASP市場仍待兩年時間開花結果

目前台灣ASP市場仍處於渾沌不明之中,許多廠商當初在興沖沖的跳入這項產業後,才發現問題所在,並發現「目前就獲利」的理想似乎很難達成,目前ASP協會中780個會員廠商,約七成廠商已經改變商業策略,暫緩執行原先計畫的ASP業務,轉而發展其它業務並靜待市場成熟之日。

在目前的台灣ASP廠商中,一些轉型經營ASP業務的獨立軟體商(ISV)相對的營運十分困難,例如普揚100%投資從事ASP業務的普鴻,以及東元轉投資的東捷資訊都暫緩ASP業務的實施,全力拓展系統整合商機,來支撐公司的營運。

而當初與微軟合作的三家ASP廠商,其中包括宇盟、優網通以及華峰國際,在客戶的來源上由於具備外商軟體大廠原有客戶支持此種租賃模式,相對較有優勢。宇盟的ASP的業務在四月才剛剛開始啟動,並自前年開始以大型企業e化專案來支援公司獲利,而優網通在日前宣佈將從Exchange開始做起ASP,華峰網際也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獲利。

ASP整體產業結構需更為嚴謹

林孟克表示,台灣ASP市場如果提供的服務太過前瞻是沒有用的,他指出,台灣整體ASP產業結構必須更為嚴謹,其中包括基本頻寬、價值鏈,以及無形IT基礎建設,上述三項因素必須齊備,整體ASP的市場提升或成熟才是可為的。

在上述三項因素中,林孟克指出,又屬價值鏈最為重要,他表示,「價值鏈」意味著整體產業的分工機制,其中包括最上層的電信服務供應商(carrier)、網際網路資料中心(IDC)、 到網路服務供應商(ISP)、網路內容供應商(ICP)、客戶服務中心(call center)、顧問公司與以及ASP廠商間的配合,彼此之間必須達到共生共容的分享機制。目前市場成功的ASP非遊戲、郵件代管莫屬

林孟克表示,台灣真正獲利的ASP廠商包括線上遊戲,以及一些非關鍵性任務的服務,舉例來說,郵件代管即為一例,他解釋,相較於一些公司機密文件及客戶資料,郵件代管是廠商較容易切入ASP市場發展的,目前真正獲利的廠商也限於這兩大項。其它的ASP業務,由於整體缺乏安全機制、資料損毀的戶保機制,以及寬頻環境尚不健全,必須等待政府、保險以及資訊相關產業共同努力,市場才會漸入佳境,林孟克指出,在資訊保險的案例中,目前韓國方面,政府已出面與ASP業者,並提出資訊保險以及資訊損毀的賠償解決方案。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