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財經界尊稱為「科技教父」的總統府資政李國鼎,5/20日晚間因腦出血送醫急救,經過一晚的急救,病情沒有起色,今日上午昏迷指數由4降為2,台大醫院認為病情「很不樂觀」,家屬也已同意必要時將放棄急救。
李國鼎為資訊產業奠下基礎
李國鼎資政,現年92歲,一生伴隨台灣經濟發展,從1953年起就開始擔任政府財經要職,先後擔任過經濟部長、財政部長,為台灣的經濟及財經、產業政策立下重要基礎,並培育出王建(火宣)、王昭明白培英等財經人才,也被資訊界視為開創資訊產業新局的領航員,素有「財經、科技教父」稱號。
台灣積體電路公司董事長張忠謀曾表示,當初要不是李國鼎獨排眾議,堅持推動超大型積體電路計畫,今天就不會有台積電,台灣也不會成為半導體產業大國。
今日關係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財經產業政策,處處都可看到李國鼎資政的規劃,從早期加工出口區到科學工業園區,從資訊、電子等半導體製造到現在最熱門的網路、生物科技等產業發展的基礎,都是李國鼎所打下,目前扮演科技產業重要推手的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工業策進會及新竹科學園區,也都是李國鼎一手推動。一生與台灣經濟發展歷程相互輝映
李國鼎生於1910年,早年在劍橋大學攻讀數學及物理,曾研究核子物理及低溫超導體,因中日戰爭爆發,滿懷報國救國理想的他,在1937年毅然決定提前結束學業,回中國參加抗戰;在抗戰從軍期間,李國鼎認清中國要強盛,勢必要從工業做起,因此從理論物理轉到實用工業的道路,自此一生為國家經濟發展及產業政策孜孜不倦。
抗戰結束後,國民政府轉進台灣,李國鼎原先在經建會的前身--美援會工作,負責推動一連串重要工業計畫,1965年起,歷任經濟部、財政部首長,奠定經濟發展的重大方針,1976年,蔣經國原有意讓李國鼎組閣,但因心臟病調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不過,在這段期間,李國鼎兼任行政院應用科學研究發展小組召集人,其負責規劃起草的「科學技術發展方案」,對台灣資訊產業的發展奠下基礎。除了將資訊工業列為重點工業、設立新竹科學園區、大量延攬海外學人歸國服務等重要措施外,1986年李國鼎獨排眾議,堅持發展超大型積體電路計畫,後來才有專業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及聯電的誕生,也才發展出台灣資訊產業上下游整合的優勢。寄祝福與李國鼎資政
李國鼎的一生等於就是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要是沒有他在科技產業政策的規劃與堅持,台灣幾次的產業升級轉型勢必無法如此順利,不過,當時政府的支持及全民一心發展經濟的「黃金歲月」已逝,在台灣對外面臨國際環境挑戰、對內蒙受政治、財經政策混亂影響的此刻,既使現在有像李國鼎這樣有遠見、有肩膀的技術官僚,也難以發揮所長,這是在向李資政致上祝福之餘,令人感到憂心的部分。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1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08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