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公司對於數位音樂的態度是又愛又恨,重點是希望將主導權掌握在自身,和信超媒體經營的GigaMusic以投資滾石網路、EMI兩家唱片公司的方式,讓唱片業者以「自家人」看待取得音樂授權,而飛行音樂網這種獨立音樂網則受限於授權音樂的取得困難,難分杯羹。唱片公司不排斥線上音樂但目前不願意開放所有音樂內容
看好線上音樂在寬頻的發展趨勢,和信超媒體近來積極取得唱片公司,目前已取得投資滾石網路集團5%股權,以及百代音樂(EMI)共同發展GigaMusic,並可以同時取得這兩家唱片公司的音樂內容,發展數位音樂下載。但是仍不保證能取得這兩家所有的音樂內容,必須由唱片公司決定開放的資源。情況與已切入線上音樂的飛行音樂網有異曲同工之處。
這中間令人玩味的是唱片公司的態度,從過去盛行一時的P2P音樂下載Napster被唱片公司攻擊的體無完膚,但是日前卻又由英國環球音樂唱片公司收購;同時台灣和信超媒體投資EMI以及滾石部份股份,跨足線上音樂經營,可以看出唱片公司並不是完全反對數位音樂的發展,而是強勢主導以獲取利益。
唱片公司表示,數位音樂的特性是下載費用低,對於過去唱片公司花費大筆行銷費用、唱片包裝、投資歌手等,顯然並不划算。但在潮流趨勢引導下,唱片公司顯然也不可避免,以免流失消費群,因此初期的做法是先將部份音樂資源提供給數位音樂下載管道。
由唱片公司的態度來看,可以發現目前有經授權的數位音樂下載,通常不是目前的流行音樂,飛行音樂網總經理陳國雄表示,基於成本考量,目前唱片業者比較願意供數位音樂下載的內容,通常是古典、非主流、或者是未發行唱片的作品。唱片公司偏好數位音樂加密下載切收費明確
至於付費下載的方式也影響唱片公司授權音樂內容給網路音樂業者的意願,基本上唱片公司比較偏好加密的方式,以避免線上複製,像是和信超體的GigaMusic就是屬於加密下載的服務。
飛行音樂網所採用的P2P,則是以社群互享資源的方式經營,也就是研發的Kuro線上音樂下載,Kuro的用戶可自行付費下載音樂後,與其他Kuro會員互相存取音樂內容,而且不須再付費。由於其收費模式令唱片公司不滿意,因此許多授權音樂內容都不願意提供給飛行音樂網。
陳國雄認為,其實加密並不能保障唱片公司想要達到禁止複製的目的,消費者仍能破解加密下載,且就消費者的使用經驗,加密下載的過程非常繁複,約要6、7個步驟,所以原本也有加密下載的飛行音樂網,後來就轉成為P2P社群互享,類似Napster的做法。
陳國雄表示,將提供更多付費方式,包括讓消費者以單曲下載小額付費或者是一次付清全部下載等不同方式,以解決目前線上音樂的困境,改善授權的內容不足,因此將持續與各大唱片業者溝通合作的模式。
滾石網路執行長段鍾沂也表示,與和信超媒體的合作非獨家,因此也考慮未來與其他網路業者合作,只要有良好的收費模式,為滾石所製作的音樂,尋求更多的線上通路,獲得更多的收益。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