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業這兩年高低潮落差相當大,現在更是一片低迷之聲,以你過去在網路業界的經驗,台灣網路公司目前面臨最大的困難在那裏?
我認為現在台灣網路公司共同面臨的問題,就是缺乏對付費產品有經驗的業務與行銷人才。過去網路公司都是跟著美國發展的腳步,提倡免費服務,一切狀況在免費服務時都沒有問題,然而,從免費到付費中間有十萬八千里的差距,就算你的產品再好,要讓目標群眾掏出錢來是另一番更大的學問。
目前台灣多數網路公司的經營者,都缺乏賣產品或賣服務的經驗,公司內有經驗的業務與行銷人員更是缺乏,沒有人了解購買人的消費行為,如此一來,有誰來確定一項10元的服務就是值10元呢?這個部分台灣網路經營者要學習的事還很多。中國三大入口網站新浪網、網易與搜狐股價在那斯達克都不好看,經營上也還停留在尋求獲利模式的階段,你如何看待中國三大入口網站未來的發展?
我認為三大入口網站現在雖然還不至於稱為面臨存亡關卡,但的確走到了十字路口。目前三個網站都只能消極地「比氣長」,等待那斯達克帶動景氣回升,本身的獲利模式則還在摸索。
我認為一些比較積極的作法三大入口網站可能未打算嘗試,仍陷在「傳統」網路公司靠廣告為主要收入的觀念。例如Tom.com就是比較積極的代表,以上市後的資金從事媒體整合行銷的工作,自行突破困境。從科技產業發展需求來看,你認為現在台灣的年輕人應該選擇的路是什麼?
自己是從事科技技術出身,但是作了CEO之後,越發覺得人文的重要性,因為只有透過對人性的了解,才能掌握市場的需求。
過去台灣是「科技掛帥」,大部分的科學園區都是從技術本位出發,做技術的甚至看不起業務、行銷人員,這樣技術導向在接OEM、ODM訂單時還行得通,但未來若要走國際化或自有品牌卻是大大有問題,當初微軟會贏靠的也不是技術,而是行銷實力。
我認為台灣應該要有更多具科技背景的人去唸MBA,年輕人選職業時不妨立志作優秀的業務、行銷員,企業不妨錄用非科技學系出身的新進員工,台灣需要更多對人性、對市場了解的人才。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3
2025-02-10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