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內LED大廠晶元光電轉投資成立的晶誼光電今日(5/25)舉行新廠開幕啟用典禮,宣布正式對外營運,未來營運計畫鎖定在光通訊主動元件領域,預計在今年6月推出波長850奈米(nm)、頻寬2.5Gbps的面射型雷射(VCSEL),這項產品將目前1.25Gbps頻寬倍增,可提供更快、更多的數據傳輸量。定位在光主動元件領域

晶誼光電總經理譚昌琳表示,目前公司資本額為新台幣4.5億元,股東組合為晶元光電、美國光通訊收發(Transceivers)模組廠商E2O、富鑫創投、勇誼創投、經營與技術團隊等。其中晶元光電及E2O分別持股25%,以提供前端技術諮詢,協助晶誼進行新產品技術開發。

專注於光纖通訊主動元件設計製造的晶誼光電在去年11月成立,今年1月獲准進駐新竹科學園區,在完成設備裝機及試運轉階段後,在今天舉行新廠開幕典禮。

譚昌琳表示,晶誼光電在光通訊領域的定位,以光主動元件為主,自上中游的磊晶、晶片到下游的封裝均自行開發,以提供完整光訊號接收器(Transceivers)內的所有相關零件,預計6月推出、8月量產該公司第一個光主動元件產品--波長850nm的面射型雷射(VCSEL),並可望成為台灣首家推出頻寬2.5Gbps高速傳輸VCSEL的業者。

晶誼光電在產品的規劃上分為三個進程,除第一階段於6月推出的波長850奈米、頻寬2.5Gbps的VCSEL、砷化銦鎵(InGaAs),以及砷化鎵(GaAs)為基材的PIN二極體外;第二階段將在2002年第2季推出波長850奈米、頻寬10Gbps的VCSEL及850奈米的VCSEL Arrays;第三階段則計畫在2002年第4季推出波長1300奈米的VCSEL。VCSEL與PIN二極體的產品定位

VCSEL及PIN二極體均為光收發模組的重要元件,光收發模組的發送端功能在於將數據資料(DATA)由電訊號(如PC)的形式轉為光訊號形式,並透過光纖進行傳輸;接收端則是把光訊號轉回電訊號,再送入數據資料的目的地(如PC)。

VCSEL在收發模組中扮演光源的角色,屬於較晚近的雷射產品,好處是可在晶圓階段就可進行測試,不需等到切割後,可節省成本,且由同一個晶圓產出,特性接近,使訊號的藕合維持一致,目前較常應用在高速乙太網路環境(Gigabit Ethernet)。

PIN二極體則位於接收端,較傳統PN二極體,多一層本質層,可加快光源激發出的電流加大,增加接收器的靈敏度,由於成本低廉,一般多使用在通訊應用產品。由工研院與晶元光電組成的技術團隊

晶誼光電的技術團隊由晶元光電、工研院、留美光纖通訊主動元件專家等組成,對有機金屬氣相磊晶(MOCVD)技術、晶片與晶粒製程、元件設計、封裝測試均有專精。

譚昌琳表示,今天開幕的5000坪廠房由晶誼光電與晶元光電共用,未來將以晶元集團核心的有機金屬氣相磊晶(MOCVD)技術為平台,藉由資源共享、經濟規模、與技術開發等方面的相乘效果,提昇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並透過美國合資公司的投資及技術支援,進軍國際市場。

譚昌琳說,晶誼光電未來將以成為「世界級光纖通訊主動元件製造中心」為願景,作為與全球光纖通訊產業脈動同步的最佳伙伴。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