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甫推出「自主運算eLisa計劃」的IBM,今日(5/28)落實在i系列伺服器上採用的V5R1,對久久未擁抱Linux的i系列伺服器來說,正式跨進了Linux平台與智慧型自我運算的領域。

繼IBM高階伺服器的深藍運算、IA產品的普及運算之後,IBM再推出自主運算eLisa,也就是使電腦(含伺服器、PC與IA)的運算可以像人一樣,能夠自行修復錯誤、自主管理。深藍運算、普及運算後,再推自主運算eLisa

IBM企業主機暨週邊系統事業群副總經理葉緯表示,自從1997年IBM將深藍運算運用在RS/6000伺服器(現稱為p系列)上,成功戰勝世界棋王後,深藍運算一直是高階伺服器領域的重要指標,為了開發出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未來電腦,IBM再推出「自主運算eLisa」。

「eLisa計畫」的源起,是為了因應電子商務時代的高穩定需求。當企業正值業務擴充的時期,隨時都需要購買IT系統進行運算發展,但是久而久之,企業內部運算環境變得複雜繁亂,大大影響企業的管理效率,透過「eLisa」,機器本身將具備自我檢視的能力,隨時修復、運算。

所謂「自我調整能力」,IBM初期規劃出具有高度靈敏安全警覺設計、高度平衡負載功能、易於管理且具備主動思考規劃能力,對於需要高穩定度的企業電子商務系統來說,具備自我調整能力的eLisa計劃,再加上V5R1軟體的支援,率先在i系列伺服器上進行智慧運算。

4月底提出「eLisa計畫」後,今年IBM將撥出25%的伺服器研發預算,約合美金5億元在以色列、德國、美國等地成立5座實驗室,進行eLisa計劃的研發,預計以5年時間完成整個計畫。而今日在IBM i系列伺服器上推出的軟體V5R1,便已初步具備動態資源的自我調整能力。i系列伺服器今日雙雙支援eLisa以及Linux

根據IBM的「eLisa計畫」,未來所有的軟體將支援「eLisa」,未來更可能透過深藍運算、普及運算,應用在IBM全線的產品上,率先應用在IBM的i系列伺服器上,再由i系列伺服器向外推展,而對既有i系列伺服器的使用者來說,IBM也將在7月份推出V5R1的升級計畫。

除了支援eLisa計畫的V5R1外,IBM今日也宣布四大伺服器z、p、i、x系列唯一未支援Linux的i系列開始支援Linux,由於全新的i系列具備單一伺服器整合32個NT伺服器或Linux伺服器的功能,本身已具備跨平台功能,再加上V5R1可將多種類、多語系的作業系統整合,使得i系列伺服器硬體本身開放支援多平台,而軟體又具備化零為整的整合能力。

葉緯表示,具備自我運算的i系列伺服器,目前多數應用在金融、製造、流通等產業,具備V5R1的智慧型自我運算能力後,將更能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更穩定的運作電子商務。

i系列伺服器是延續既有的AS/400伺服器而來,定位為中階的商用伺服器,主要的應用領域為金融、製造與流通等,包括IBM的通訊功能、智慧運算都由i系列率先採用。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