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網(Sina.com)台灣站今天(6/1)公告,目前在台灣有近180萬會員人次的Sinamail 50MB信箱,在6月29日前所有會員必須重新登錄,未來依身分證字號每個人只能登錄一個帳號。

此番「門戶清理」動作可能讓新浪網會員數大減,不過新浪網顯然在所不惜。Sinamail產品經理張郁菁解釋雖然會員數可能會大減,但因顧慮網路資源只得從不同角度考量。顯示網路免費服務在長久不符成本支出的情況下,過去入口網站念茲在茲的會員數,因不能立即轉換為營收只好從節流下手的原則下,也只能暫時先放一邊了。6月29日大限,未重新登錄者砍

新浪網即日起在台灣站展開「門戶清理,一人一帳號」的動作,未來依中華民國身分證字號,每個人僅能申請一個50MB信箱,因過去新浪網郵件帳號登錄資料中並未包括身分證字號,因此舊有帳號者必須在6月29日前全部重新登錄,多重帳號者得擇一帳號並關閉其他信箱,6月29日後新浪網將主動清除未重新登錄的帳號。

依過去新浪網節省郵件資源的策略,登錄郵件信箱後30天若沒有使用,系統會自動刪除所有郵件,但保留帳號,因此新浪網過去從未主動砍過使用者帳號。

讓新浪網決定痛下此「殺手」的直接原因是汐止東方科學園區大火,Sinamail因主機代管在數位聯合受到波及停擺10天,新浪工作人員在系統復原時發現,過多的垃圾郵件是造成系統不穩的最大禍首,因此才有不惜犧牲會員數的「門戶清理」決定。縱使會員數大減在所不惜

然而,各大入口網站莫不把會員數當作「業績」的重要代表數字,新浪網此舉難道不擔心會員數可能因此驟減?Sinamail產品經理張郁菁表示,新浪網內部確實評估過會員數可能會減少到某一數量,但在網路免費服務不能立即轉為營收的情況下,必須思考資源分配的問題,減少帳號反而可以讓真正經常使用的會員得到更穩定的服務。

根據新浪網自行統計,在台、港、大陸及北美四地Sinamail的信箱空間中,發現台灣地區使用者所消耗的信箱空間是其他地區的8倍,而垃圾信件又佔據其中約6成以上,加上廣告信件又和許多「資訊信件」無法分辨,成為Sinamail資源急遽消耗的主因。

不過,新浪網否認此舉是在為未來推出付費電子郵件信箱預作準備。張郁菁表示,新浪網確實有在評估郵箱收費的可能性,但尚未有決定,此次清理帳號是從節省網路資源思考,與收費並沒有直接關係。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