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Computex後,更多業者推出適用創作者族群的PC產品,Intel臺灣分公司發言人李昆龍表示,將積極推動Creator PC的概念與生態。

看好各式多媒體內容創作的需求,不僅是多家PC業者,推出這類專屬產品,近期,Intel也開始塑造Creator PC概念,期望將PC市場再度細分,帶動市場新的換機需求。

過去,對於PC業者而言,很早就提供比個人電腦效能更強大的繪圖工作站(Workstation),並取得ISV(獨立軟體開發商)認證,確保各式3D繪圖設計應用程式能夠順暢執行,主要鎖定工程與工業設計、3D動畫製作、影片後製等族群的企業用戶。

然而,近年隨著PC效能不斷提升,以及各式內容創作透過YouTube、Twitch等平臺分享、行銷的趨勢,這也讓不少個人電腦用戶,開始選擇使用Mac與各家廠商的旗艦級電腦產品,或是電競類的PC,以便完成專業美工與影音內容創作。

面對現在更普遍存在的影音創作需求,事實上,Intel在2018年6月,就開始推廣這樣的概念,但當時正逢電競風潮興起的階段,到了今年,則有更多筆電品牌業者聚焦創作者族群,開闢出新的產品線。例如,微星推出Prestige系列的P65 Creator筆電與桌機,宏碁也鎖定內容創作者的需求,推出新的ConceptD系列,技嘉也有全新的AERO系列,還有Razer、華碩、聯想、Corsair等業者跟進,因此,目前有20多款產品推出。

不僅如此,這股鎖定創作者的風潮,也發生在系統與顯卡大廠,像是2017年4月微軟Windows 10更新,就是以Creators Update為名,今年Nvidia也推出Creator Ready Drivers計畫,例如發表Nvidia Studio平臺,讓相關應用程式與硬體設備執行有更好效能。

將以使用者體驗為主發,可適合不同多媒體創作需求

為了吸引新的用戶族群購置電腦,Intel也希望推動Creator PC概念。在他們展示的藍圖提到,這類電腦應具備可升級性,並讓觸控操作成為主流,還須具備4大面向--——CPU、SSD(Optane系列)、 I/O介面(Thunderbolt),以及顯示,這些都是建構Creator PC的要素。不過,他們僅在CPU列出詳細條件,那就是搭配Intel Core i7、i9與Xeon處理器。

對此,Intel臺灣分公司發言人盧進忠指出,目前各家業者已經鎖定創作族群提供產品,但Intel尚未對此提出詳細定義。不過他強調,未來Creator PC將是根據使用者需求,去反推用戶在軟硬體的需要。

對於創作者的定義,Intel也區隔得更細,分別為:專業使用者(Professional)、兼顧生產與消費體驗使用者(prosumer),以及業餘愛好者(hobbies)。因此,在產品定位上,Creator PC也將同時面向企業與消費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Intel公布的Creator PC相關資訊,目前並未提到GPU的部分。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他們在今年6月預告,將在2020年發布獨立GPU,而如今又提出Creator PC概念,據外界猜測,有可能是為未來自家的GPU鋪路。

但無論如何,對於企業而言,在3D繪圖工作站系列產品之外,若為了投入多媒體創作而買電腦,未來可望有Creator PC的參考指標。

面對數位內容的創作浪潮,Intel指出,目前市面上已經不少鎖定新一代創作族群的產品問世,例如宏碁的ConceptD系列、微星的Prestige系列、技嘉的Aero系列等,同時,還有華碩、聯想、Razer與Consair等產品。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