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電腦展今日(6/6)進入第三天,國內外5家資訊大廠英特爾、華碩、神達、三星與宏碁,應邀參加Computex的「尋找資訊產業新動力」論壇,認為資訊產業新動力就在於產品區隔性。
5家國內外資訊廠商咸認為,產業的新動力在於使產品出現區隔性,透過區隔的差異化,將附加價值由產品回推到企業,但是隨著網路、數位化資訊的出現,區隔化的機會也越多。PC要有機會,在於利用區隔性提升價值
英特爾架構事業群暨架構行銷事業群總監Anand Chandrasekher表示,市場的區隔化,應該是PC價格下滑之後的機會,事實上,全球的發展趨勢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透過網路進行管理、運作,越來越多的訊號從類比到數位,在這些變化中,是有一些明顯的趨勢。
Anand Chandrasekher補充說明,英特爾認為,即將到來的世界革命當中,有三個趨勢相當重要,第一是B2B的企業對企業採購,雖然這在實體世界已存在多時,但是網路帶來的影響更甚以往,其次則是交易、溝通整合在網路協定(IP)上,第三是全球性的數位化趨勢。
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表示,IBM幾年前提出「後PC時代(Post PC)」的概念實在不太適合,因為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價值在PC產業中出現,PC其實是相當複雜的產品,當新的產品把簡單的架構獨立、應用抽離時,就必須要捨棄一些部份,運用特性達到產品的區隔化。PC既有的運作模式將會因為應用而改變
宏碁電腦研製服務事業群執行副總經理鄭定群認為,在台灣有兩種模式可以把產品的區隔推進市場,在因應產業變化的趨勢當中,台灣具有兩個模式可以參考,一個就是像台積電、聯電這樣專司代工,而且規模巨大的產業;另一種模式就是利用中國尋求低成本的控制。
鄭定群認為在英特爾看見的三大趨勢下,還必須有三個策略配合產品進行區隔化,第一是即時上市,根據PC使用者的需求界定產品,並配合即時上市率先達到區隔化;第二是地域的經營,不論是中國、印度,都是全球發展相當快速的市場,台灣必須要深思市場的可行性,並考慮品牌如何經營;第三則是搭配網路基礎建設,提升自己的e能力做垂直整合。
神達機構總裁蔡豐賜則認為,台灣廠商必須依據PC的優勢打進通訊、網路的領域以做出區隔化。神達較不擔心PC的成長趨緩,反而是生產量的不足讓神達更為擔心,事實上,PC產業中的運作模式是會改變的,與中國相比,其實還是有一段差距,例如電信產業就遲遲無法自由化。
即時上市、地域、網路基礎建設是重點
韓國三星電子記憶體行銷副總裁Ilung Kim表示,根據調機構IDC的預估,2004年時將有10億支的手機,其中至少有5億支會採用3G通訊,這個數量,已經是今年DRAM的2倍了,明顯可見的是,產業中越小的東西,在未來的發展也越大,市場更可以快速出現區隔化。
Ilung Kim舉例,如同三星在接受手機廠商設計訂單時,原廠希望可以先設計出低功率、低耗電的DRAM,當採用以後,業界自然也會跟進,這樣的關係,就是即時進入市場、整合地域與配合網路基礎的運作方式。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3
2025-02-10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