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王若樸
「今年,我們的線上教學老師來到3萬名,共開了3千萬堂課,而且橫跨135國,累計上課人次達1.8億次。」主打線上即時真人教學的TutorABC數據長暨營運長沈沛鴻驕傲地說,這是TutorABC成立20年來的傲人成績。他除了端出數據,也當場秀出只有在內部戰情室才能看到的即時教學數據地圖。在這個世界地圖上,散佈著密密麻麻的白點(老師)與其他顏色的點(學生),連接兩者的藍線,就是正在進行的課堂,包括了各種語言課程、數學、程式學習等。這張圖,讓TutorABC掌握了全球的教學動態。
沈沛鴻在TutorABC一路走來已邁入第11年,先後擔任過技術長、營運長,現在還肩負了數據長的角色。在他看來,TutorABC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關鍵就是「AI這個武器。」
三階段打好雲端、AI和大數據基礎,再進入服務創新期
TutorABC的AI之路,還可從自家的三大發展階段說起。第一個階段著重於技術基礎,TutorABC根據商業模式和服務型態,來思考服務需求、定義IT基礎架構,打造出符合全球化需求的雲端平臺系統,將所有教學服務建置在這個平臺上。
技術基礎打好後,接著就進入營運階段,開始導入、運行線上教學服務,同時也一邊調整流程。經過幾年營運,TutorABC邁入數據分析階段,自行設計演算法和AI模型,來分析長年累積的資料、從中找出洞察,「並利用這些洞察,來優化服務。」
在AI的布局上,TutorABC將重點分為4個,包括了師生整體的特徵分析、教材特徵分析、個別學生特徵分析和老師輔助工具。就第一點來說,TutorABC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中找出學習特徵,與老師的教學特質交叉比對,來進行精準媒合。
在教材方面,TutorABC將教材模組化,轉換為一個個知識點,根據每個學生的特徵和學習進度,來自動調配、增減每堂課的教材單元。接下來,TutorABC針對每位學生建置智能學伴,來進行課堂中提醒、課後複習提醒;另外也針對老師,提供即時的學生課堂表現分析,作為老師的AI助手,即時改善教學品質。
有了這4個定位後,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快速媒合、產生適合每位學生的課程組合。TutorABC團隊開發了一套動態課程生成系統(DCGS),針對上萬名老師、教材和數十萬名學生來分析、貼標,老師的標籤包括了資深程度、領域、擅長課型、地區、文化背景、性格和適合年齡等,教材標籤則有時長、級別、科目、產業、知識點等,學生的標籤涵蓋了參與度、學習進度、年齡、開口時間、強項和弱項等。「這三者的標籤,共有150多種。」
DCGS利用這些標籤來精準分類學生、老師、教材,並自動進行三者的媒合,打造出適合學生狀態的學習歷程。「而且,這個學習歷程的安排,是動態的,」沈沛鴻解釋,系統會根據學生前一堂課的表現,比如互動數、反應、表情等,來自動調整下一堂課的內容、同學和老師,以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除此之外,對於老師,TutorABC近兩年也打造一套課堂即時檢視系統(HUD),導入了臉部辨識和語音辨識功能,來判斷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比如臉部表情、情緒、語調、專注程度、沉默次數等,並將這些數據顯示在一個儀表板上,來即時通知老師,方便即時處置。
除了即時反應課堂學習狀況,這套系統也記錄了學生先前的課程學習狀況,以及過去老師給予學生的評語,或是學生曾提出的抱怨。「這就好比醫生透過病歷的傳承,可以接手其他醫生的case,延續醫療效果。」
放眼未來,沈沛鴻指出,TutorABC看好寬頻環境和模組化教學(也就是將教學課程拆解為小單元),預計在未來半年內,推出教學影片服務,供使用者自學。文◎王若樸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