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業集團主機週邊事業處副總經理沈榮治今日(6/28)表示,西進中國不能等待WTO,把WTO看做分隔點的預期只會加深佈局市場的腳步變慢,西進中國的策略應該是戰戰兢兢。
為了擔任精業集團西進中國市場的先鋒,月中已在上海與昇陽設立1座儲存解決方案中心(SCC),並有廣州、北京兩個據點,年底前更將西進成都,以達成中國4.4億新台幣的目標。精業雖設點上海,北京營業比卻高於上海
以整個中國的營收分析,北京佔有50%,上海與廣州則分別佔有30%與20%,沈榮治分析,中國市場的成長曲線沒有具體的軌跡可尋,不是一個完全正向成長的線條,北京雖是重要都市,但屬於早期的IT廠商,廣州的成長則漸趨穩定,主要的成長預計將會來自上海。
沈榮治表示,做為精業前進中國的先鋒,目前99%以上的業務都與儲存相關,1%不到的比重才是連鎖商店的POS系統,POS系統部份鎖定前往中國經營連鎖商店的台商,至於儲存業務,幾乎是中國當地的電信、金融業者,台商因為剛起步,對精業儲存營業貢獻不大。
去年精業估計今年中國的營收為9,000萬港元(約合新台幣3.9億元),截至上半年,中國已為精業集團挹注了4,500萬港元,沈榮治指出,以中國的高速成長來看,中國的成長可望維持45%以上,挹注1億港元(合新台幣4.4億),而主機週邊事業處原估的9億新台幣營收也可望突破10億以上。精業:WTO不該看做進入中國的分隔點
精業集團董事長黃宗仁日前表示,未來西進中國,必須等待中國加入WTO後才會執行,但本月19日,主機週邊事業處卻在上海成立第一個中國分公司,並耗資70-80萬美元與昇陽共同成立儲存解決方案中心,沈榮治指出,選定上海的就是看好未來5年高成長的潛力。
雖然中國在今年11月可望進入WTO,但沈榮治卻認為,WTO不應該是台商或外商進入中國的分隔點,要經營中國市場,對WTO的期望不能過高,如果台灣廠商還是認為中國加入WTO後,身段還會像現在一樣低聲下氣,那就容易判斷錯誤,主導權可能因此被稀釋。
精業之所以加快進入中國,沈榮治的第一個理由是「主機週邊事業處的野心比較大」,其次則是未來幾年中,企業的儲存需求絕對高於全球PC需求的平均值,選定上海做為中國的前哨站,是因為上海集結泰半的IT廠商,未來上海分公司的目標有99%鎖定在中國客戶。不看好下半年的景氣,45%成長有待考驗
上半年中國貢獻4,500萬港元,100%達成目標,但是談到下半年的中國市場,沈榮治則表示能見度不高,如果景氣曲線持續呈現U形,而且沒有絲毫上揚的情況,那麼下半年要如期再成長4,500萬港元恐怕不容易,因此在中國,精業將擴大與當地系統廠商的合作範圍。
日前已與昇陽共同成立1座SCC,目前大中華區已有香港、台灣、上海3個中心,預計年底前將再增設北京與廣州2座SCC,預計所有投注金額達400萬美元,也就是每座SCC籌備費用為80萬美金上下,沈榮治表示,最快在年底前,就可以完成北京與廣州2座SCC。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8
2025-02-19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