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部長鄭麗君指出,為因應指揮中心公布之公眾集會防疫風險評估,文化部提出數項公眾集會指引原則,除了要求藝文活動主辦單位擬定應變計畫,且展館需採梅花座或隔排座,以保持適當距離。

圖片來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5日)晚間10點10分召開緊急記者會,宣布澳洲確診武漢肺炎(COVID-19)個案為國際知名音樂家,在臺與國家表演藝中心所屬的國家交響樂團演出,分別於2月28日晚上以及3月1日下午,於國家音樂廳和演奏廳舉辦演奏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該個案入境臺灣時,自稱有咳嗽症狀,但現場檢查並未出現症狀,也無相關旅遊史,因此放行入境。然而,昨日掌握確診消息後,已鎖定個案接觸的21人,要來進行居家隔離,並要進一步透過監視影像,掌握確切接觸史。

他也表示,由於演奏會觀眾席離舞臺超過2公尺距離,民眾無需擔心傳染。反而是同團、近距離接觸的團員、後臺人員,以及參與該名音樂家記者會的8名臺灣記者,需進行採檢。陳時中補充,民眾若有不適,也可通報採檢。

文化部部長鄭麗君指出,為落實藝文相關防疫措施,目前已取消國家交響樂團近期演出及活動,並關閉國家音樂廳及相關展演場地,進行消毒;「期間及後續演出安排,將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進一步說明。」

她也指出,除了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所屬的國家交響樂團,文化部所屬的其他樂團,若出現國際邀演者有不確定旅遊史,應當延期舉辦;「目前3月份國際邀演,確定延後舉行。」至於民間樂團,也應確認國際邀演者旅遊史,並建立風險評估。

指揮中心發布公眾集會指引,文化部進一步制定指引原則

另一方面,就在昨日稍早,指揮中心針對公眾集會,頒布因應指引與6項風險評估。首先,集會定義可分為狹義的1,000人以上之群眾集會,或是廣義的多人同時聚會,比如法人、社團政府或非政府組織性質的群聚活動,或是開學或畢業典禮、節慶祭典、運動賽事、宗教、政治、文化、學術、藝文、旅遊等。

再來,主辦單位需評估6項集會風險,包括:是否能事先掌握參加者情形、參加者位置是否固定、活動持續時間,以及活動空間是否通風換氣、參加者之間的距離、可否落實手部衛生和戴口罩。


此外,指引也建議,主辦單位需考量活動的必要性,若風險較高,則建議取消或延期。如要舉辦,則須在活動前,擬定防疫應變計畫,建立應變機制,像是安排疑似個案暫時隔離或安置空間、後送醫院、後送流程,以及通報流程等,並且在集會前與進行期間,提供衛生防護措施,做好人員健康管理宣導。

有鑑於此,鄭麗君宣布,文化部針對因應指引頒布原則,來供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參考,且即刻生效。

首先,所有藝文活動主辦單位,應根據因應指引中的6項風險評估指標,來建立防疫應變計畫;必要時,主辦單位「可請地方政府或衛生單位協助,文化部也將開設窗口,協助地方政府因應。」

第二,文化部及其所屬場館,除了維持春節展開的防疫措施,如入場量體溫、消毒,以及空調改為通風、換氣模式等,即刻起,還將針對表演型場館,於入口處先量體溫、乾洗手,要是體溫超過37.5度,則不予以入場,主辦單位將協助退票、建議送醫。而入場人員,全程皆須戴口罩。

再來,為保持適當距離,座位應採梅花座或隔排座。此外,活動進場前和散場後,應進行場地消毒,並於活動前規畫動線、控制人流。

至於靜態型展覽活動,除了於入口處量體溫、乾洗手,還應控管「同一時段、同一人流的人數,」也就是掌管每個時段進場的人數,符合因應指引建議的適當距離,「保持參與者距離一公尺以上。」

最後,鄭麗君指出,在防疫措施提升的同時,政府也擬定了15億元,來協助藝文產業紓困。文◎王若樸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