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台北分公司總經理賀睦廷於今(7/17)日表示,隨著日本、韓國行動上網市場的發展日趨成熟,台灣行動商務市場也逐漸開始起飛,尤其在簡訊服務、廣告及付費機制方面更具商機潛力,其中付費機制的市場在台灣預估將有20億的經濟規模。麥肯錫報告:全球行動商務市場至2005年有1900億的規模
在今日一場由經濟部商業司與NII產業協進會主辦的「無線e世代-行動電子商務新趨勢研討會」中,賀睦廷與工研院電通所所長林寶樹分別表達對台灣行動商務的市場的樂觀態度。賀睦廷便首先表示,根據麥肯錫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全球行動商務市場至2005年將有1900億的經濟規模,其中歐洲佔有650億、美國有450億,而亞洲則有800億的商機。
賀睦廷進一步說,1900億的商機以營收橫切面來看,其中有1400億來自數據流量、300億來自用戶訂閱服務的使用費、抽取合作的內容業者佣金有100億、最後100億則來自廣告營收。賀睦廷指出,由於行動通訊產業具有永遠連線、可攜帶性、定位基礎系統、付費機制等特性,因此創造出行動商務的市場機會。行動商務市場普及需具備7大因素
針對過去WAP失敗而延緩行動商務市場起飛的說法,賀睦廷並不認同,表示像是WAP連線過慢、收費昂貴、內容不夠豐富與手機介面不夠人性化等因素皆是許多人認為WAP失敗的原因,但以奠定行動商務成功的模式-日本市場來看,i-Mode的傳輸速度只有9.6Kbps、收費也不便宜、且開始推展的合作內容業者也不多、手機的格式也很單純等,但仍創造了行動上網的奇蹟。
賀睦廷解釋,這是因為日本具有行動商務市場需具備的7大因素,包括易使用的應用服務、有效率的導航系統、穩定的中介平台、數據傳輸網路、吸引人的手機、進入行動商務產業的門檻低及已準備採用新科技的消費者。此外,賀睦廷認為,既有的大哥大業者由於擁有長期耕耘市場的優勢及電信建設基礎,因此推動行動商務也較為容易。日本、韓國與芬蘭的行動商務市場已逐漸成形
賀睦廷說,日本、韓國與芬蘭的行動商務市場已逐漸成形,以日本市場來看,上述7大要素皆已具備,而韓國方面,除了數據傳輸網路尚未完成,其他因素皆已健全。以這3國的行動電話市場普及率來看,芬蘭74%、日本50%、韓國55%;而SMS用戶普及率,芬蘭39%、日本47%、韓國26%,從行動商務用戶普及率看,芬蘭則是25%、韓國41%、日本有39%。
因此賀睦廷強調 ,隨著日本、韓國的行動上網市場起飛,台灣業者若能克服目前手機上的功能障礙,行動商務的發展潛力也不容小覷 ,尤其在簡訊服務、廣告與付費機制方面。
最後,工研院電通所所長林寶樹也表示,根據野村總合研究所的估計,台灣行動商務市場2005年將有138億元的商機,至2010年將成長到3222億元。林寶樹說,台灣發展GPRS服務時需克服內容過於貧乏的問題,而內容貧乏的瓶頸是由於內容格式如WML、cHTML、HTML過多且複雜,讓內容業者必須耗費很多時間與成本來處理格式轉換的問題,因此他建議電信業者間最好能快速建構開放式的GPRS平台,讓內容業者更自由地在此平台上開發各式各樣的服務、並適用於任何大哥大業者。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3
2025-02-10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