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今日(8/9)公佈2001年上半年桌上型電腦產值產量分析,與2000年相較,產品產值下滑14.1%,產量則下滑9.5%,全年將呈現產量成長、產值下滑。

MIC預估2001年台灣桌上型電腦佔全球比重約24.6%,因為比重尚低,因此生產的彈性也較佳,雖然全球主要PC原廠關廠有助於訂單釋出,但MIC預估要到2002年效益才會顯現。原廠關廠加速PC訂單釋出,有助PC復甦

勵秀玲指出,全球主要的桌上型電腦原廠紛紛關閉既有的廠房,有助於將代工的訂單釋出,檢視大廠關廠的原因,不外乎全球PC市場的疲軟,必須尋求降低成本的生產,再加上台灣廠商大舉發展全球運籌策略,與國際大廠步調接近,有助台灣廠商改造出貨的產品結構。

預計2001年全年的產量可望因為大廠釋出訂單的因素而成長,與2000年全年相較成長2.4%,全年出貨2,831.4萬台,但是因為價格因素以及原廠降低成本的目標,因此產值則負成長9.2%,由2000年的77.97億美元下滑到70.79億美元,呈現產量增加、產值下滑的狀況。

雖然全球桌上型電腦的需求不振,但勵秀玲指出,國際大廠並不會因為這樣而斷了桌上型電腦這條產品線,反而會加速訂單的釋出,目前包括康柏、Gateway、HP等廠商皆紛紛關廠裁員,短期來看,有助於台灣訂單的增加,不過效益應不會在今年顯現,而要到2002年。PC連續兩季出貨下滑,下半年可望再成長

雖然桌上型電腦在2001年第1季的庫存消化狀況良好,但仍因為市場需求不振,第1季與2000年同期相較,產值方面下滑11.1%,產量則下滑5.5%,但第2季仍然無法止跌回穩,反而有更擴大的情形產生,2001年第二季的桌上型電腦產量下滑13.3%,產值下滑17%。

總結2001年上半年的桌上型電腦產量為1,207.6萬台,MIC預估2001年全年桌上型電腦的出貨可望達到2,831.4萬台,下半年的桌上型電腦可望出現成長,MIC分析師勵秀玲表示,各家廠商多半期待微軟的Windows XP可以帶來新的應用,以及第4季的Pentium 4處理器。

就目前各家台灣桌上型電腦廠商的狀況來看,因為接單狀況不一,可以說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桌上型電腦因為具備可以抽換零件的高機動性,不像筆記型電腦產業具備全球性市場的性格,所以可以直接預測到下半年的市場狀況,下半年的市場狀況可望比上半年還好。應用帶動需求,Windows XP的動向受矚目

目前普遍認為帶動第4季桌上型電腦的動力,主要還是「應用」,微軟即將在10月25日推出的Windows XP成為眾望所歸,希望可以帶動新一波的市場需求,不過勵秀玲認為,先前原本寄望微軟Windows 2000所帶動的需求也未顯現,所以僅能期待而不能放所有心力。

另一個眾所期望的動力是英特爾的Pentium 4處理器,雖然目前台灣已有部份廠商推出P4機種,但許多國際廠商如IBM都表明將等待9月底推出的新一代晶片組,因此P4的大量應用將會落在第4季,與微軟的Windows XP並列為帶動下一波桌上型電腦成長的動力。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