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PC產業今年上半年出現負成長,不過IA產業仍維持成長。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今天(8/15)表示,2001年台灣資訊家電(IA)產業產值,將較去年成長46%,其中精簡型電腦(Thin Client)的產值成長幅度最大,高達136.9%。2002年台灣IA產業規模將達到23.12億美元
MIC產業組長趙建宏表示,根據統計,2000年台灣精簡型電腦、智慧型手持裝置(Smart Handheld Device;SHD)、網路電視(Net TV)等3項主要IA產品的總產量為597萬台,預估至2001年總產量將達到860萬台,成長率將達到44.1%。預估2002年總產量將成長至1140萬台,成長率可達到32.5%。
其中在精簡型電腦部分,與2000年相較,2001年產量的預估成長率為20.5%,2002年則是爆發期,產量成長率將可激增至90%;網路電視產量,2001年的成長率為35%,2002年的成長率則下降為10.8%;智慧型手持裝置,2001年產量成長率可高達86.9%,2002年的成長率則預估為68.3%。
產值方面,2000年台灣的3大資訊家電總產值為12億4200萬美元;預估至2001年總產值將達到18億1300萬美元,成長率達46%;預估至2002年資訊家電的總產值將達到23億1200萬美元,成長率減緩為27.5%。
其中精簡型電腦產值,2001年的成長率為10%,2002年的成長率將激增至78.5%;網路電視產值,2001年全年成長率預估為29%,2002年的成長率下降為7.2%;手持裝置,2001年全年成長率高達136.9%,2002年的成長率則減緩為51.9%。MIC:台灣IA產業應多方開發應用
趙建宏表示,受大環境影響,今年上半年換購精簡型電腦買氣延後,不過仍有近20%的成長幅度;未來仍以企業市場為主,但標案市場如學校、醫療院所、政府機關也是精簡型電腦可以擴展的方向,目前搭配ASP的應用方式也仍在成形當中。
趙建宏說,網路電視則拜數位廣播及網際網路應用的普及依舊蓬勃發展,不過家庭網際網路環境尚未成熟可能會影響網路電視的應用,未來廠商應逐漸轉型為更高附加價值的互動電視(iTV)等相關產品。至於手持式設備需求不斷成長,下半年面對來自中國大陸PDA市場的影響,將進入競爭激烈的戰國時代。
對於台灣未來IA產業發展,趙建宏建議,未來台灣應整合現有的5C(消費者、傳播、電腦、內容、控制)等技術,開發與網路化社會基礎環境有關的應用,例如汽車、航空、建築、保全等;同時也應強化軟體及單晶片系統開發能力,才能增加產品價值及獲利力。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8
2025-02-19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