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三家業者各憑優勢效法美國線上AOL,但是最大的弱勢,仍在於各自跨足不專精領域,領域知識(domain know how)並非一蹴可及,要跨業經營必須投注的人力與資金成本,並非想像中的容易。HiNet抓不住網站感覺、網站維運、網站整體感、推銷網站都成問題
中華電信HiNet憑藉2百多萬用戶、網路基礎建設、小額付費機制,向上力跨入口網站,強調希望成為幾百萬用戶上網時的第一個入口網站,因此積極建置各項入口網站加值服務。
HiNet表示,主要以策略聯盟方式與各式網路內容提供者(ICP)合作,豐富入口網站內容,並主打線上遊戲、線上影音等寬頻收費內容。主要優勢在於擁有小額付費機制,憑藉此優勢吸引許多ICP業者的合作。
HiNet試圖以策略聯盟方式豐富網站內容,合作的業者也不下數十家,網站內容也愈見豐富,但反觀HiNet目前建置入口網站的成效,並試圖以網站改版方式將服務分類劃分清楚,但是網友一上網站,對於所提供的各項社群、寬頻服務仍無法清楚掌握。
HiNet就表示,雖然與相當多ICP業者合作,建置豐富的內容網站,但是對於後續網站維運問題卻一直無法掌握;另外,在建置網站之後,要如何呈現入口網站整體感覺並將網站內容推銷出去,都是HiNet必須面臨的重要問題。
也就是說,網路家庭磨了5年多下來的經營網路產業的感覺、對網路產業的脈動掌握,正好是HiNet所沒有的,也不是那麼容易上手。
HiNet最大的優勢是擁有2百多萬個人用戶,這些用戶一上網的第一站就是HiNet,但這些用戶可能僅稍稍駐足,就轉往其他網站,根據最近的調查顯示,網友在HiNet入口網站的駐足時間以及網頁瀏覽數都在第5名以外。
如何將所建置的入口網站創造出吸引人的內容,吸引網友駐足?如何像美國線上AOL一般,成為用戶一上網就使用其線上服務、不再出網的一站購足入口網站?是必須突破的困境。
但想像總是來得容易些。目前HiNet負責網路內容建置的員工僅有10幾名,HiNet對於沒有回收效益的部門,資金與人力投資的營運成本仍掌控的相當緊。HiNet就表示,網路廣告不好拉、網路消費習慣仍未建立,這不是一個賺錢的部門,因此,要公司投資太多資源在這裡也不可能。網路家庭最類似AOL模式,搶ISP市場已失去先機
過去,美國線上AOL先從線上服務起家,是第一個做起入口網站的美國業者,當時美國用戶撥接上網之後,都連到美國線上使用網站的服務與內容,在大家都習慣使用美國AOL入口網站服務後,開始提供ISP服務,從小ISP做起,漸漸併購全美地區性的小ISP,成為目前全國性的最大ISP,串連了從下到上的撥接、上網、使用網路服務,締造了美國線上AOL傳奇。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的出身似乎比HiNet更類似美國線上AOL,網路家庭從入口網站的角色,擁有建置完整的各項網路服務、大量的人潮流量、經營電子商務豐富的經驗,跨足ISP產業,將600多萬個網路會員引進另一項服務—撥接上網,想像中似乎不是難事。但HiNet效法美國線上AOL有困境,網路家庭也不是沒有。
過去,ISP推一般撥接服務時,用戶撥打中華電信的市內電話連到ISP業者的網路,並無法分享市內電話的費用,等於為中華電信賺市內電話的錢,因此一般撥接服務一直無法賺錢。但在固網業者興起後,狀況有了改善,ISP業者與民營固網業者接觸洽談轉用民營固網業者的市內電話線路時,已開始洽談互相分享市內電話接續費,一般撥接是否可帶進營收似乎漸露曙光。
但是,世上的事情總不是那麼容易。美國線上AOL推出ISP服務之前,美國人民已習慣使用美國線上AOL的線上服務,而再推ISP服務時,美國當時尚無大ISP,一般撥接市場尚未飽和,再加上使用AOL的ISP,用戶一上網就看到原有習慣線上服務,不論是線上服務市場、或撥接市場,在上述種種有利的情境下,美國線上AOL掌握到了那個時機,時機(Timing)很重要,保證了企業是否成功的重要關鍵,但現在的網路產業卻已非如昔。
現階段,網路家庭雖然有600萬會員,但是這些會員可能同時是其他入口網站的會員,網路上也已有各式各樣服務內容讓網友駐足,網友不一定要在待在一個網站內,最重要的是,台灣撥接市場已呈飽和,一般撥接市場戰爭已定,HiNet、Seednet已成兩大ISP,一般撥接帳號隨手可得,上網用戶幾乎人手數個撥接帳號不足為奇,消費者已轉申請ADSL寬頻上網服務,網路家庭要再來搶一般撥接上網市場,似乎已失去先機。So-net以新秀之姿初入市場,要搶市佔率相當辛苦
So-net雖然擁有相當豐富的娛樂媒體資源,將推出的產品廣告也主打形象,塑造相當清新的、哈日的風格,圖像、音樂更是吸引年輕人的重要內容,並企圖以在日本相當風行的各式內容搶進台灣市場。但以新秀之姿仿效美國線上的營運模式,問題可能就更多了。
不論在寬頻網站服務或ISP市場,都初進市場,既沒有HiNet的ISP優勢、也沒有網路家庭入口網站優勢,在網路產業漸形成熟之際,要搶佔市佔率就相當辛苦,欲建立起相當豐富的寬頻網站基礎並建置ISP服務,就算開源節流,扔需投注龐大資金。
另外,一個剛剛完成建置的寬頻網站,就算把吸引人的內容引進寬頻網站,要如何與既有、已經站穩市場的入口網站競爭;再者,僅在台北、台中、高雄推出ISP服務,雖然So-net執行長李岳奇表示,這三個地區佔了台灣上網人口的大宗,但不可諱言的是,台灣ISP的一般撥接市場已呈飽和,要搶市佔率,就有待努力了。「固網+入口網站」成最有可能成功的模式
其實,在民營固網業者進入台灣網路市場之際,電信與網路產業都將形成相當大的變革,未來的路怎麼樣,似乎大家都在期待,但要再次抓住時機(Timing),創造美國線上AOL模式,固網業者佈建完成整個基礎網路建設,正式與中華電信全面競爭之際,似乎仍有機會創造台灣AOL傳奇。
台灣電訊總經理周鐘麒曾經表示,固網業者營運後,應會考慮併購或投資入口網站,因為對任何固網業者來說,必須要有一個入口網站作為線上的入口門戶,就好像中華電信擁有HiNet一樣。
但是目前固網業者都傾向於自行建置入口網站,似乎沒有併購的可能性。但產業的急遽變化,仍提供無限想像空間。
要在網路產業建構一個相當吸引人的入口網站,氣又要夠長,鉅額的資本投資為首要標準,這需要擁有豐厚財力的四家固網業者才有可能達成。試想,如果固網業者以其所擁有的豐厚財力與網路資源,併購一家具有豐富網路經驗的入口網站。
曾有業者表示,想像中的最佳組合,大概就屬「HiNet+網路家庭」,屆時,所有HiNet的用戶都上到網路家庭的入口網站,被擁有相當豐富的內容所吸引、駐足、消費,而所有的消費只要透過HiNet的小額付費機制收款,既不用擔心安全性問題,透過市內電話帳單收費,也不用擔心收不到費用,才是台灣網路產業的最佳傳奇。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1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2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