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市場一直以來給予大家髒亂的印象,但是其人情味也是超級市場無法取代的,在經過經濟部商業司推動「傳統市場更新與改善計畫」及「改進攤販問題計畫」革新改善之下,全國的示範傳統市場與攤販集中區在軟、硬體各項建設均已展現出現代化新市場之傑出成果,更重要的指標是因應網路時代的來臨,台灣的市集也擁有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專屬網站。加速打造結合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的「網路市集」,並利用舉辦促銷推廣活動提昇市場自理能力

經濟部商業司司長劉坤堂表示,商業司推動「傳統市場更新與改善」及「改進攤販問題」兩項五年計畫中,非常重視創造更具行銷力的經營手法以及建立傳統市集與社區良好的互動關係。

將加速打造結合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的「網路市集」,利用網路的宣傳以及與攤商販的實體通路配合,再透過便利的宅配服務,同時吸引原有的顧客群體驗傳統市集的網上風貌,也讓年輕的網路族群透過網路認識傳統風味的市集面貌。

利用舉辦促銷推廣活動的同時,緊密地連結市集內各攤商販業者,提昇傳統市集自理組織自辦活動的能力;同時,與社區民眾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進而凝聚市場人氣,提高各示範市集的知名度及形象。

劉坤堂表示,經濟部商業司自民國八十九年成立「網路市集」網站至今已近一年,在經過10萬以上的網站到訪人次後,現在的網站除了新增更多的資訊之外,也彙整了許多網友所提供的寶貴意見來進行改版的工作,以提供網友更便利的網路環境、更詳盡的網路資訊以及更完善的網路服務。未來朝向網路下單方向進行

經濟部商業司專員許介星表示,這個「傳統市場更新與改善計畫」案子由元大企管公司標得,網站則是由元大下包給瑋泓數位行銷,網站部分含軟硬體建置與記者會活動等約花去300多萬元。

目前網站並不能進行線上下單,但網站提供示範市場宅配服務的商家基本資料,消費者可根據網站上的資料打電話訂購,後端運送則由各商家自行負責,宅配服務相當受到歡迎,不見得是大批量訂購才能採用宅配服務,許介星說,有些消費者跟某個攤販較熟,可以打電話告知該商家,今日預算與欲採購的物品,商家可協助消費者配送到府,以台北士東市場來說,已經越來越少人親自到市場採購了,目前外送比例約佔1/3。

許介星說,商業司未來想往電子商務方向推廣,但是除了考慮到家庭主婦不會上網外,業者端更是問題,要如何讓這些傳統業者懂得讀取網路上的訂單會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因此目前還沒有訂出完成的時間點,只是朝這個方向進行。因此,目前網站只是另一個宣傳管道。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