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外界環境不斷的變化和衝擊,資訊系統較為封閉的本土大型壽險公司新光人壽(簡稱新壽)也不得不投入e化的行列,現階段除了要把所有在DOS環境下執行的程式,轉換成符合使用者操作習慣的Windows環境外,還要重新調整整體的網路架構和系統規格。讓中央資訊系統和其他子系統彼此能溝通,也能隨時和外界環境互動交流。維他命E可以防止老化

新壽總經理鄭弘志形容:「和國外小而美、有活力的壽險廠商來比,新壽顯得老態龍鍾。人為防止老化會吃維他命E,企業e化就像維他命E。老企業也要透過e化帶來生機,增加競爭力。壽險公司的成敗,除了壽險人員必須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外,關鍵在於服務的好壞,包括是否提供了最新的壽險知識和資訊等。」

鄭弘志進一步闡釋其服務的定義:「公司要獲利,在服務上就要有投資,要提供客戶完整的售後服務前。唯有先給予員工良好的內部工作環境,包括資訊管道取得的便利性、使用者介面的親和性等,讓全省上萬名的業務員都能貼近他們的客戶,提供應有的專業諮詢、服務和照顧。」
投入5億改頭換面

要把新壽龐大的中央資訊系統、資料庫和上千支的應用程式,從DOS轉換到Windows環境,光是新壽電腦部門100多個資訊人員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是不夠的。新壽電腦部經理蔡雄繼說:「要比現在花5倍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20多年開始導入電腦資訊系統後,都是自行開發應用程式。現在要讓精業的技術人員了解這套運作系統,至少要花半年的時間,後半年才開始進行更換動作。」

新壽正在進行的資訊革命,是為未來e化和M化做準備,計畫要花3年到5年、約新臺幣5億元的經費,來建置新壽e到M的工作環境,其中系統環境的轉換就要2億元。因應金融控股公司的興起,以及未來臺灣加入WTO後市場的衝擊,雖然這樣的轉變耗時費力,但對累積了38年壽險經驗的老公司來說,像是找到新的活力來源。
系統老資訊轉換不易

萬事起頭難,這句話用在要改變資訊系統有38年歷史的新壽來說最適當不過。由於壽險各有其產品包裝和售後服務的策略,變動幅度較大,蔡雄繼說:「許多系統整合或資訊公司都不太敢碰壽險業,因為使用人員和資料複雜性過高,我們也不敢把系統外包。從新壽開始導入電腦系統後,就是自己開發應用軟體,20多年已經累積了近2000支程式,變革工程相當浩大。」

這次新壽和合作夥伴精業,將動用每月800個人次的資源,來進行大型主機應用系統重整,和改寫原來的DOS系統的應用程式,轉換成以瀏覽器操作介面為主的視窗作業平台。並將資料庫和伺服器以集中式管理,提高處理大量資料的效率,降低後續管理和維護成本,亦可整合現有的電腦電話系統(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成為全年無休的客戶服務中心。

未來系統完成轉換後,將進一步打造線上壽險服務藍圖,包括上網轉帳繳保費、線上簡易商品投保、線上即時服務如核保、理賠和資料異動等,以及線上作帳系統等,使壽險服務充分結合網路的無遠弗屆和便利性。

遍布全省的新壽業務人員,大多會把手提電腦帶著走,為客戶進行簡報或輸入基本資料,再將資料存入資料庫或填寫書面表格,從PC轉存到資料庫,現在,新壽向精業採購6000台的PDA,業務人員可透過行動裝置下載資訊或試算軟體,不需要攜帶厚重的手提電腦到處跑,目前計畫結合大眾的PHS手機來傳輸資訊,達到資訊傳遞無時差的應用程度。
業務員從頭學起有困難

新產品或新觀念的傳布,通常需要相當久的時間。而新壽據點散布於全省各處,資訊傳遞耗時,加上業務員電腦素質參差不齊,學習意願和能力有差異,更增加訊息傳布的難度。系統支援課襄理黃添富說道:「公司要藉由資訊系統提升效率,人員的教育訓練相當重要,新壽多數壽險業務員介於40歲到50歲,對電腦有某種程度的恐懼感,要他們從頭開始學有困難。」

「另外有些經理級的業務人員,更要用一年的時間來教」,黃添富說,「面臨員工電腦使用能力的問題,剛開始會遇到許多瓶頸,後來慢慢用各種方式來刺激員工的學習意願,如舉辦中文輸入法比賽、外派講師教學等等。明年開始會將教育訓練業務委外,由各地的資訊提供廠商來授課。」這比教育訓練委外預算約為400萬到500萬元間。
電腦部門如履薄冰

黃添富進一步強調:「壽險業不像銀行業,資金運作規律變動不大。公司推動這一項重大的變革,總經理鄭弘志給予極大的支持。他上任才3年的時間,就決定投入數億元的資金來改造新壽,建置數位化的壽險服務。」新壽從e化到M化,5億元的預算只是初步的估算,尚未加入新的壽險商品的開發費用。

臺灣的安泰人壽和南山人壽所使用的資訊系統,多是移植自國外總公司,有豐富的資源作為後盾,也投資了不少人力和資金在系統的維護和功能的增修,「但每家壽險公司提供的產品和規定都不一樣,複雜性也各異,系統無法複製或套用,只能依照各家公司的商品特性和策略,以及外在法令和市場變化,來訂製本身的系統需求。」

要將自己辛苦建立和累積數十年的資訊系統和資料庫,改建成視窗工作環境,新壽的電腦部門主管態度顯得相當積極和自豪。「和其他公司比較起來,新壽的資訊人員和動用的軟硬體資源算是有效率的。」蔡雄繼和黃添富都這麼說,他們堅信,明年底前系統順利轉換完成後,要推動e化和M化工程也將更順手。

對於多數壽險公司來說,現在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逐鹿中原。等待臺灣進入WTO後搶食大陸壽險市場,新壽也在大陸設了據點,等待當地法令的開放,當地業務開跑的時候,就必須透過網路來傳遞知識和經驗,以降低新市場的投資風險。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