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近幾年產業結構的變動,推動台灣資訊產業發展不遺餘力的財團法人資訊策進委員會(簡稱資策會),今年調整其組織架構,新的編制單位從過去利潤導向轉向任務導向,並強化其智庫角色,將大力投入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業界商業取向的開發目標有所區隔,來減少業者對於資策會的依賴。

今年初資策會組織進行規劃和重整,新組織架構於4月開始運作,資策會執行長林逢慶日前在「就任一週年的回顧與展望」的記者會中表示,這次的組織調整解決資策會任務重疊的問題,每個重新編制的新單位都有其特定的任務,人力運用也更精準。

為加強資策會對外的溝通和聯繫,資策會增設秘書處,作為首長對內各部門以及對外界的所有溝通和協調的工作,並將原來的技術部門和電子商務團隊,劃分成三個研究所,下設6個實驗室和一個應用推廣中心,另外經濟部委辦設置的各項產業推動專案辦公室,及和成為產業支援處。

資策會企畫室主任吳仁傑指出,各部門的績效評估模式,也從過去的財務報表和客戶滿意度比較,改成現在的管理構面和指標性的評估方式,藉此提高每個部門的運作效率,並減少資策會獲利導向、與民爭利的形象;資策會雖沒有提供股票認購權,但在業界無法發揮的才能和想法,幾乎都可以在資策會實現。

林逢慶進一步強調,相較於台灣的硬體製造業,軟體產業起步較晚,資策會技術轉移給軟體業者的次數過於頻繁,造成業者對資策會的依賴過深,未來資策會的研發計畫將拉長到3到5年後的技術,要跑在業者的前面,產業整體資源也不會落於重疊的局面。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