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財金資訊公司,iThome整理製圖,2021年9月

目前市場上共有9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及20家兼營電子支付機構,電支電票兩法合一後,最大亮點之一就是開放跨機構間互通金流服務,財金資訊公司已經建置了一個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臺,作為跨機構間金流與資訊流互聯互通的基礎建設。金管會增訂經營跨機構間支付款項帳務清算業務的管理機制,來促進通路共享、資金互通,滿足民眾便利支付需求。

電子支付起初成立的目的或聚焦服務的範圍,較為著重消費者生活周遭或中小型店家的小額支付,並非大型通路或數位化通路。

如果無法沒有一套整合機制讓各家電支互通,對特約商店來說,每多找一家電支業者合作,櫃臺就得多處理一種專屬QR Code,還要不斷確認消費者要用哪一款支付工具付款,更需逐一與不同電支業者對帳,非常麻煩。

而對消費者來說,只能對號入座,使用特店合作的電支工具來付款。對電支業者而言,開拓特店的成本相對較高,同一家特店,各家業者要各自洽談、串接系統等。

財金資訊公司董事長林國良提到,如何讓電支業者更為方便,更專心發展創新服務,是新法上路後的重要目標。「財金的任務就是扮演好金融輔助業者的角色,來協助電子支付機構發展。」

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臺分兩階段推動

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臺,不只能讓電支機構間金流互通,也打通了電支機構與所有銀行機構帳戶間互轉這個重要環節。林國良解釋,以往,如果一家電支機構,要與本國39家銀行,甚至300多家信用合作社與基礎金融機構串接,不只成本高,管理面也相當辛苦。

現在,電支機構就像是拿了一個插頭,都插上跨機構共用平臺後,這些機構彼此就可以互通,也同時與既有的金融機構跨行體系進行了橋接,兩邊也能互通,林國良表示,這正是共用平臺的一大效益。

目前,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臺規畫分兩階段推動。第一階段以轉帳為主,全數電支機構都必須加入互轉行列,財金公司則預計9月底對外開放平臺的跨機構轉帳功能。未來,電支帳戶可與任何銀行帳戶互相轉帳,電支帳戶之間也可互轉。

第二階段則包括了購物、繳費、繳稅等多項機制,加入同一項機制的電支業者,將可共享彼此的通路,甚至還可以交換資訊,比如,電支與銀行間身分驗證資訊的交換。林國良表示,目前平臺已準備就緒,後續得視各業者準備的狀況與協調的結果,來決定第二階段上線時程。

不過,對於擁有通路優勢的電支業者來說,將多年辛苦簽下的通路共享出來,是一大疑慮。林國良坦言,此觀念需要溝通,當業者不開放通路給其他人使用,同樣的,對方也不會將它的通路開放給你用。他認為,任何一家電支業者都難以成為全臺唯一獨大,在無法獨占市場的狀況下,消費者還是會到各式不同的店家消費。

因此,林國良認為,如果能夠打通電支間購物、繳費、繳稅業務,讓持有任何一家電支帳戶的消費者,都能共享各家業者開發的通路,除了能提升消費者與特店的方便度,也能降低電支業者投入成本,甚至,讓業務空間變大。

長期發展來看,林國良表示,這個方向對於電支產業、環境、消費者、商家來說,是一種多贏。在市場的競爭下,各家業者得找出有利自身發展的客群與方向,發揮各自所長。例如,有些電支業者的拓店能力有限,就可專注發展顧客服務,拓店能力強的業者則可聚焦發展特店,或是擅長推廣繳費帳單的業者也能有所發揮。

打造跨機構共用平臺有3大考量2大設計原則

為了支援所有業者和全臺灣消費者共用的超大交易規模,林國良表示,財金公司將ATM與通匯業務等系統所用的即時總額清算(RTGS)機制,也就是實現ATM跨行轉帳的技術,運用到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臺上,用戶在電支機構間或電支與銀行間的轉帳,同樣也是即時入帳。

不過,林國良坦言,打造平臺時面臨了3大考量,包括電支機構規模小,且皆為新創公司,所用的技術新穎,另一項考量是,新創在此階段大多是業務發展為主,勝過資安防護與風險控管。

基於這些因素,財金在開發平臺時,沒有選擇傳統大型主機,而是改採開放式架構。林國良提到,平臺架構採取高可用性與可擴充性兩大原則,讓系統具備橫向擴充的能力。交易面則採取業者熟悉的API架構,讓電支業者介接時具備一定的彈性。

雖然電支資安等級要求不會比照銀行的水準,不過,他表示,資安防護還是必須做到一定水準,現階段讓業者逐漸加入後,再逐步統一資安規格。後續,會再逐漸與業者分享風險控管面的機制。因此,「在各種考量間如何拿捏,是財金這次建置平臺面臨的挑戰。」

財金資訊公司董事長林國良表示,為了提高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臺高可用性,財金正在規畫兩地三中心備援機制,讓同地具備資訊雙中心營運,異地也要設立第三備援中心。(攝影/洪政偉)

為何採用TW QR共通支付標準?

為了達到電支跨機構金流互通,跨機構共用平臺採用了TW QR共通支付標準來整合。林國良解釋,一來TW QR本身已是共通標準,國內有30多家金融機構使用,其次,TW QR具備一定的資安程度。

另外,考量電支機構未來打穩國內市場後,仍要走向國際市場,而TW QR共通支付標準已經可以整合Visa、Mastercard、JCB、銀聯等國際組織的標準。財金公司已在日本、新加坡、港澳地區完成TW QR商標註冊,目前正在向韓國註冊中。未來,在跨境支付部分,林國良提到,財金希望能扮演整合的角色,與鄰近國家相對應的機構或大型電支業者介接。

第二階段機制重點,爆量擴充與多方金流資訊流拋轉

因採取即時清算機制,若只是轉帳,用戶跨機構轉帳完成後,會在兩家機構的清算帳戶即時清算,整套運作相對簡單,但若到了第二階段的「購物」項目中,因為電支業者共享了彼此的通路,所以,資訊流與金流上相對複雜許多。財金也在跨機構共用平臺上,設計了一套對應的資訊流與金流運作機制。

林國良解釋,假設以街口支付的用戶與Line Pay Money的特店來舉例,當用戶打開街口App掃碼Line Pay Money特店擺出的共通QR Code。首先,街口App要能識別這個共通QR Code,接著,用戶掃碼付款的訊息先提供給街口App,讓街口來驗證這筆交易是否為用戶本人,驗證成功就會在用戶的街口電支帳戶扣款。

接下來,訊息會按照訂定的規格打包好送到財金平臺,再透過財金將訊息傳至Line Pay Money,由Line Pay Money確認此店家為合作特店,然後為特店記下一筆來自街口的付款。最後,這項訊息會再回到財金平臺,再透過平臺通知街口,再由街口告訴用戶付款成功。

到了每日結帳的時間,則由負責簽下各特店的電支機構來發動,並由財金統一負責金流結清算,等於特店只要跟合作的一家電支機構對帳即可。作法上,財金會告知各家電支業者每日的結算金額,如果某些電支業者當日用戶付款金額,大於店家收款金額,財金就會在電支機構於合庫銀行開立的清算帳戶扣款,並將款項撥給店家收款金額大於用戶付款金額的電支業者,完成清算的動作。

未來進入平臺第二階段發展時,為了因應電支業者舉辦的大型促銷活動,財金設計了系統爆量的因應機制,林國良提到,即便碰上臨時的系統瓶頸狀況,也能快速調度設備與資源來因應。

甚至,在大型促銷活動如雙11前,財金可依照加入平臺的電支機構之用戶數、特店數、交易訊息數量等,來提前預估所需準備的資源。不過,如果是特店要執行大規模活動,財金偏向電支業者可提前告知,讓他們提前張羅資源,來支持業者的大量交易。

為了提高平臺的高可用性,林國良透露,財金正在規畫兩地三中心的備援機制,讓同地具備資訊雙中心營運,異地也要設立第三備援中心。未來,他提到,隨著電支機構的規模逐漸變大,需求增多的狀況下,跨機構共用平臺的架構也將滾動式調整。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