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金融(銀行)技術暨設備展」日前在北京召開,上百家廠商向參觀者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展會開幕當天,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論壇舉行,與會者發表內容主要偏重在資訊網路技術與金融全球化的高度結合,使金融服務業進入一個網路金融的時代。WTO帶來網路衝擊
中國的金融市場正興起一陣網路銀行的風潮。網路銀行是因為資訊技術和網際網路而興起的一種新型銀行服務,這種服務具有線上即時完成的特點。它給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帶來了巨大衝擊,與客戶之間進行交易的方式由過去的現金、支票、匯票等轉變為電子數據的交換。另外,Smart Card、信用卡及其他電子貨幣也因與網路聯接起來而得到更加廣泛和便利的應用。
網路銀行與傳統的商業銀行相比具有諸多競爭優勢,包括成本低廉、資源共享、個性化服務等。但是目前中國的各家銀行對於網路銀行的投入程度不一,將導致中國銀行業可能面臨市場重新洗牌。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就指出,中國即將加入WTO,網路銀行業務的競爭將是中國銀行業面臨的最先衝擊。中國銀行原本抵禦境外同行的最大優勢在於布點,不管實力多麼強大的境外銀行,誰也不可能在中國突然密布服務點,在中國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然而網路銀行業務則有可能達成。
這些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後,必定不會在營業網點上與中國同行進行正面競爭,而會注重用電子化、網路化手段來發展網路業務,從而以相對較低成本,吸引到高技術企業等最具有價值的客戶群。全球化金融沒有孤島
隨著網路資訊技術的迅速發展,中國也體認到,以實體、人員數量上優先的傳統銀行,其資訊規模優勢正在被網路銀行無限延伸的擴展效應所侵蝕。在網路銀行發展較快的國家裡,銀行削減傳統分支機構的趨勢已十分明顯。
同時,銀行的職能也正在變化,支付職能可能會成為未來銀行最基本的職能﹔銀行業要在競爭中生存,必須為市場提供金融交易和非金融交易的基礎設施服務。
目前網路金融的發展,在中國金融監管體制將被重視。戴相龍說明,網路金融的監管要納入網路經濟、電子商務整體管理中考慮。另外,網路銀行監管的國際性標準、國際化合作日益重要,過分強調一國金融業的特殊性,有可能成為全球金融一體化外的「孤島」而在競爭中失敗;在存款人利益得到有效保護的情況下,適當降低銀行開展網路金融業務的市場進入門檻,將有利於金融機構降低成本﹔最後,嚴格控制網路銀行,以避免已辦業務的不當停止。
網路銀行的擴展是通過發展網路用戶來實現的,成本費用比傳統銀行要低得多。過去招商銀行只是一個地方性質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然而通過發展網路銀行業務,招商銀行獲得了一項其他銀行無法比擬的核心能力,其地位也隨之上升。整合歸併兩大數據中心
目前中國已逐漸正視銀行業務的基本統一標準,去年由中國人民銀行領頭,會同12家商業銀行聯合共建的中國金融認證中心正式運作。在人民銀行的協調下,銀行卡的全國聯網工作也在加速進行,即將成立全國銀行卡經營管理中心,年底實現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和深圳5城市「銀聯」標識卡聯網通用,預計到2003年年底,實現全國大中城市範圍內聯網通用。今年7月9日,人民銀行還公布實施了「網上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至於中國有20多家銀行的200多個分支機構擁有網址和主頁,其中開展實質性網路銀行業務的分支機構有50多家,客戶超過40萬。
另外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正在把分散在全國各地的36個分行的計算中心整合歸併為南北兩大數據中心,集中統一處理全行各項業務,預計在2002年6月全部完成後,這個系統可使全行各項業務處理都建立在同一平台上,有助於新資訊金融業務的開發。
工商銀行行長姜建清表示,經過未來5年或更多時間,工商銀行的目標將以高度網路化發展,提供不受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和任何方式限制的現代化電子銀行體系。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3
2025-02-10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