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微軟最新一代的作業系統是Windows XP,而AMD推出的處理器命名為Athlon XP,這是否是一種行銷上的策略?

Athlon XP是我們最新推出的一項高效能處理器,在這個產品裡,XP代表的是extreme performance,也就是使用者可以得到最高的使用價值。而Windows 的XP代表的是experience,指的是使用者的實用經驗。所以看起來相似,但並沒有很密切的關係。

另外一點要強調的是,雖然Athlon XP這次推出跟Windows XP有做搭配銷售,但Athlon XP跟Windows過去版本的作業系統,如Win98、2000、NT等還是相容的。
有人說Windows XP將會帶動硬體的復甦,如果真是如此,那AMD對於本身的Athlon XP,因應這個局勢,會有什麼規畫與策略?

我們同意Windows XP可能會帶動硬體市場復甦,因為在第4季,特別是聖誕節,數位攝影機、MP3 player這些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下降,使用者便宜買到這些消費電子,然後他們會想把數位影像放到電腦裡頭去編輯,做成VCD來看或寄給親友。

Windows XP的特色之一便是提供語音及影像編輯等高效能的應用程式。所以使用者對數位多媒體越來越強的需求與愛好,加上Windows XP,便帶動了下一波的硬體復甦。

AMD與微軟目前已經達成一個行銷的協議,兩家公司會聯合透過各種銷售管道共同促銷Athlon XP與Windows XP。
這次Athlon XP改以PR值取代時脈作為產品標示方式,原因何在?AMD又會如何重新教育消費者?

這次產品的標示方式,主要是要讓消費者能夠辨識,跟同系列產品效能自我比較之後,改善了多少。在PⅢ的時代,談到CPU的效能,主要包含兩個因素:一是速度,一是每頻率周期可執行的工作。理論上在推出每一代的處理器的時候,兩者都會有所提升,但英特爾到了P4,只有速度提升,每個周期所能執行的工作卻下降了。所以我們用的這個標示方式,是為了顯示我們的產品實際上增加了多少整體效能。可否談談Athlon XP的行銷策略?

AMD一貫的策略都是,提供消費者「使用的價值」,所以在產品上,我們一向自我要求確保跟英特爾相對保持具競爭力的局面,AMD會保持這項優越的傳統。在銷售上,亞太地區在未來幾個月會持續跟OEM夥伴聯繫溝通,繼續與中國的同方、方正以及臺灣的台碩等廠商繼續合作。可否談談AMD在商用電腦部分的經營?

剛剛提到AMD要提供給使用者的是價值,價值這件事在商用電腦方面是非常重要的,AMD的處理器系列裡所使用Socket A的處理器架構,對商用客戶來講,就是「不需要改變他們所使用的軟體」。

相對的,我們的競爭對手使用了許多不同的平臺,舉例來說,P4使用的是Socket 423,未來會走向Socket 478,而Celeron 產品又用不同的平台,此外還有Rambus、DDR等不同架構,對商業客戶來說,他們的軟體會變成很不穩定。

AMD和許多系統廠商合作,開發中小企業市場,目前在北美與歐洲,系統廠商部分的佔有率是30%,在全球商用市場,包含政府、教育、中小企業等客戶,我們的佔有率是18%。
英特爾日前宣布6家擁有PDA產品的廠商採用該公司的處理器,並搭配微軟的作業系統,看來另一波Wintel模式,似乎將被複製使用在IA產品上,請問AMD對於這類低階處理器的市場是否也有介入的計畫?

在AMD,我們會致力於高效能的IA產品,最適用的作業系統應該是類似Windows XP這樣的作業系統,而不是Windows CE。AMD本身也有很多嵌入式處理器,運用的領域包含商用手握式終端機、無線網路終端機機上盒等等,未來還會看到我們的OEM廠商將會陸續推出許多新產品。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