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簽章法二讀和三讀經由科技、經濟、法務聯席會議審議完畢,送立院後年底前應可通過。該法通過後給予數位簽章合法性,為了確保每家提供公開金鑰基礎建設(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簡稱PKI)符合安全標準,國家資通安全應變中心將匯集產官學意見,建立一套PKI技術規範,憑證單位的技術檢驗工作交由工研院執行。
IDC電子商務研究預估,2005年亞太地區B2B市場中,企業透過網際網路交易的金額高達5160億美元,由於網路交易日漸頻繁,交易的安全性也漸受重視,在網路上傳輸的資訊是否能受到相當的保護和確認,更是重要的課題。行政院NICI小組民間諮詢委員會和北市電腦公會舉辦的「資訊安全面面觀」座談會中,與會的產官學界人士針對交易安全議題進行討論。
「雖然有不少國內業者提供憑證中心PKI建置服務,但其技術能力受到外界強烈質疑,資通中心將匯集產官學的意見,建立密碼技術規範,由工研院來審核認證單位是否符合標準。」國家資通安全應變中心副主任高天助說,「未來會提供這些資通安全規定給研考會研擬相關注意事項,具體化後讓政府公布出來,供各產業參考。並建議經濟部在通過電子簽章法後,儘速制訂CA管理辦法,來保障消費者權益。」
「資訊安全是民族工業,大多以內銷為主,但國內企業端客戶對自製的軟體沒有信心,多採用國外未經相關單位認證的機制,安全性因此遭到質疑。」聯傳科技總經理劉一強認為,以美國為例,大多都是採用本土業者所提供的技術,因為技術達到出口標準,才會輸出到其他地區,臺灣業者應該採用本土技術,這樣才不會有「個人資料讓外國人保護」的迷思。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1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