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工研院
在工研院AI人工智慧產業論壇中,Google臺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從全球趨勢,點出全球AI新創未來面臨的資本戰考驗,以及臺灣企業留住AI人才面臨的挑戰。而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則從在地角度回顧臺灣AI發展,走過產業AI化和AI產業化,他認為,AI平民化與政府AI化將是未來幾年的焦點。
簡立峰觀察國際AI趨勢,全球AI新創未來恐面臨資本戰,中美科技角力更將AI政治化
簡立峰從全球AI發展提出新觀察。他指出,2021年是AI新創的IPO年,AI發展短短6年的時間,大量AI新創上市了,更產生了許多獨角獸(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10億美元以上公司),更有數十家十角獸已經出現(估值10億美元以上公司),其中也有4、5家純AI公司,顯示這一波AI發展在今年更加成熟。
但簡立峰認為,AI公司創新與成立速度之快,幾年來,許多點子已經被提出,部分尚未實現的點子也募到資本,甚至有些公司已經成功上市,「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資本市場正在鼓勵創新、同時也在壓榨創新的時間點。」
這個現象更會造成,明後年,AI新創募資、發想題目時,會變得非常困難,簡立峰解釋,因類似點子而成功募資、上市的公司,手上有一筆資金,甚至可以用併購的方式來驅動自家公司的創新。「明後年,AI將進入一場血腥的戰爭,這是一場資本戰、不公平的戰爭。」他點出,現在蓬勃的AI新創發展,未來幾年可能面臨的市場危機。
今年還有一項趨勢,簡立峰指出,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後,延續了中美科技角力的戰局,從領導力、硬體、人才與投資四個層面展開競爭,這也導致AI政治化。他更舉例說明,這股趨勢明年非但不會停止,反而會更加嚴重,比如中國原先要到美國上市的AI公司,現在僅能退回香港上市,新加坡政府投資機構淡馬錫控股,近期也宣布暫停投資中國科技公司,這都顯示出,AI公司的上市地點、資金來源,均受到政治角力所影響。
臺灣企業留不住AI人才、製造業與AI鴻溝難跨越,成臺灣AI發展2大挑戰
剖析了全球AI趨勢後,簡立峰也將焦點拉回臺灣,提出臺灣產業發展AI的機會與挑戰。他認為,臺灣確實培育了許多AI人才,但是臺灣企業能否留下這些AI人才,又是另一個問題,「每一家公司都想要數位轉型,都想要招募AI工程師,但你的企業沒有條件留住這些人?」
簡立峰認為,年輕AI人才畢業後,比起進入需要領域知識的公司工作,「他可能更想進入面對全球消費者的大數據公司,因為他本身就是消費者。」比如說,一家新加坡電商導流新創ShopBack,主要的工程團隊就在臺灣,但這家公司經營全球的生意,臺灣工程師開發的產品服務,有機會部署到東南亞或其他國家落地。
「這些工程師都來自於臺灣,但這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只因為一個創辦者的能力與視野,就走向全球,」簡立峰認為,這類公司的做法正在警告臺灣,「你有很好的工程師優勢,但你如果沒有妥善運用,就會一次又一次的錯過出海的機會。」因此,臺灣企業應該培養面向全球市場的思維。這個例子也凸顯出,臺灣AI人才更想從事面對全球用戶的工作,在臺灣就能面向全球,而非進入本土企業工作,「這個趨勢已經出現了。」
簡立峰認為,未來,全世界公司都可以來臺灣搶臺灣人才,部分企業甚至不用在臺設立據點,靠遠距工作就能聘僱臺灣人才,不只意味著年輕人未來的選擇變得更多,更意味著,如果臺灣企業並沒有跟上年輕人的思維,沒有隨之提升自己的能力與視野,就會與年經人往反方向走去,「這是臺灣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簡立峰建議,臺灣企業要留住年輕人才,「你要有數據、靠近市場,」他呼籲,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要更快,得加速上雲、累積數據,來發展AI。但同時,「AI也給臺灣一個機會,讓臺灣公司可以從本地連結到海外人才。」
臺灣AI發展的另一大挑戰,簡立峰觀察,臺灣AI產業跟製造業仍有將近20年的鴻溝,「可能是AI發展的太晚,也可能是製造業撐得太久。」他認為,兩年前,臺灣似乎還在紅色供應鏈的陰影下走不出來,但現在,臺灣可能處於史上最好的機會中,因為無論是元宇宙、太空科技、低軌道衛星的出現,都需要高階半導體、IC設計甚至是5G通訊的支持,而這些硬體技術,就是臺灣立足的優勢。因此,簡立峰認為,為了把握住這個機會,「拉近製造業與AI的鴻溝,將成為一大轉捩點。」
工研院聚焦在地AI發展,臺灣下一步將邁向AI平民化和政府AI化
工研院約從2014、2015年開始推動臺灣AI發展,過去5年,臺灣AI發展一直朝著兩大方向邁進。余孝先指出,當時認為,產業AI化是最好的切入方向,讓各行各業擁抱AI,來提升產業競爭力,比如製造業靠AI發展智慧工廠、電商靠AI展開個人化行銷等。隨著產業形成眾多AI需求後,逐漸形成AI產業,也出現以AI為主要產品與服務的公司等,臺灣開始進入AI產業化發展。
但他建議,除了上述兩大方向之外,臺灣也要朝AI平民化與政府AI化發展。他解釋,AI平民化有兩層意涵,一是讓過去金字塔頂端企業才有能力採用的AI技術,逐漸擴展到中小企業來使用,二是讓過去多為企業內部的AI技術,現在擴及一般民眾生活中,讓民眾受惠於AI帶來的效益。
但是,大企業以雄厚資本與技術實力聘僱AI人才的方法,難複製到中小企業中。因此,余孝先表示,要達到AI平民化,反而需透過新創,提供產業可用的AI產品或服務,才能加速中小企業導入,這一點也與臺灣正在發展的AI產業化策略不謀而合。
其次,將AI帶進民眾生活上,比如工研院有一款眼底鏡,能用AI影像辨識來識別糖尿病患者視網膜是否有病變跡象,就算在偏鄉,患者在衛生所、小型診所內就能快速進行初步檢測。「這項技術,讓糖尿病患者檢查眼睛的比例,從30%提升到50%。」
最後一個方向則是政府AI化。余孝先指出,臺灣政府導入數位科技的腳步,在國際上名列前茅,但在AI導入卻不然,他建議:「不見得只有企業需要AI,政府也可以用來提升競爭力,」尤其,政府大力採用AI也能進一步驅動AI產業發展。
熱門新聞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6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3
2024-09-04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