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網路下單風潮而迅速竄起的英特連,歷經不到一年的榮景後,也不幸在不景氣的浪濤中遇難。為了求生存,英特連除了從去年開始大幅瘦身、調整組織以求生存,也回歸金融後臺技術本業。創辦人林伯伋更在10月12日向董事會提出辭呈,揮別曾是他施展人生抱負和理想的舞臺。

英特連的發跡,可以說是年輕網路創業家和網路下單這兩個元素組成的。因為寶來證券成功導入網路下單系統,成功的經驗帶動其他券商跟進,寶來和英特連就成為網路創業相關座談會的常客,加上林伯伋符合當時網路新貴形象,一時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英特連也被列為最有潛力上櫃的網路概念股。

為了擴大市場經營範圍,英特連投資成立香港分公司,也踏進了大陸市場,一切投資都進行得非常順利。

但時不我與,全球經濟從去年中開始下滑,市場悲觀的氣氛也扼殺了許多網路相關公司的生存機會,英特連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進行縮編動作,從近二百人的規模降至50多人。而新臺幣上億元的投資也付之一炬。對林伯伋來說這一切都是非戰之罪,但承擔投資失敗的責任和壓力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痛苦。

據了解,林伯伋是10月12日在董事會上提出辭呈,當天就辭去英特連董事長一職,未來僅存股東和董事身分。而董事長職缺則由現任英特連總經理宋家元兼任。

網路產業曾經是培養創業英雄的天堂,但這個天堂泡影被搓破後,英雄迅速褪去了原有的光環,過去開創的豐功偉業不僅不再被提起,反而可能成為公司蕭條的代罪羔羊。

若這些推論在林伯伋身上成立,他以離職來負起過去決策錯誤的責任,就像是硬生生地把自己調教好的小孩交給別人養,也許心中仍有百般的不願意吧。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