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伺服器市場每年以30%成長,康柏的策略是什麼?
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就伺服器產品本身來看,從Intel-base的ProLiant伺服器,到TaskSmart、Himalaya,再到Unix的Alpha伺服器,康柏擁有各等級的伺服器產品,能夠符合企業在各個運算領域的需求。為此,康柏也會陸續推出新的伺服器架構,並且提供服務到2012年。
另一方面,因為伺服器本身的差異性不大,因此康柏也會從解決方案的角度服務企業。例如行動化(Mobile)就是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康柏的iPAQ Pocket PC是一個重要的載具,如果這對客戶來說是重要的,我們就會試著把更多的產業標準做加值提供客戶,這就形成了「Solution」。]
未來所有的運算都要在64位元的基礎上,但是只有硬體、軟體是不夠的,還要有服務與解決方案。IBM、HP也強調解決方案的提供,康柏有什麼特別的優勢?
康柏在金融、證券中心、網路資料中心(IDC)、電信產業的佔有率很高。根據IDC統計,全球8顆處理器的伺服器機種中,康柏的佔有率是60.6%。8月康柏在中國的8顆處理器伺服器銷售突破1000臺,這些都是證據。
「Why Compaq?Because we can!」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強調行動化,因此將iPAQ、伺服器、儲存設備等元素整合,就是一個利基。不過,我相信,未來在解決方案上,「儲存」將是區隔化的圍牆,儲存更是康柏2002年的工作重點。那麼,你如何看待大中國的儲存市場發展?
儲存的高成長幾乎是有目共睹的。在亞太區,中國的IT成長更無庸置疑。康柏在儲存方面提出了ENSA-2的架構,過去儲存在康柏分為三個元素,分別是直接附加儲存(DAS)、網路附加儲存(NAS)與儲存區域網路(SAN),ENSA-2就是把這三個元素整合起來的解決方案。
當然,各行各業都需要儲存,但是,初期會從資料庫比較豐富的領域先開始。例如電信、金融、政府等,都是驅動儲存成長的動力。康柏在這裡不僅提出儲存解決方案,同時還強調開放系統的彈性,包括從NT伺服器到高階的Unix伺服器,都可以接上儲存設備。
為了搶進大中國區的儲存商機,康柏在北京成立了一座儲存解決方案中心,裡面包括Sun、康柏的設備,目的就是為客戶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不過目前還沒有研發的機制,是否有研發的成分加入還要由總部決定。你如何看待EMC與Dell結盟銷售CLARiiON這件事?
首先,我真的不知道EMC與Dell為了什麼原因要結盟走在一起?或許他們希望藉由彼此的夥伴關係(partnership)拓展客戶關係(relationship)吧!不過,可以知道的是,他們都是為了往後3年儲存的高成長商機,才會攜手走上儲存路。
對康柏有沒有影響?我想因為產品的定位不一樣,所以影響在短時間還看不出來。EMC的CLARiiON只是中階的儲存產品,雖然Dell在客戶要求時還是可以銷售高階的Symmetrix,但是否可行還有待考驗。加入WTO後,對康柏來說有什麼重要性?
WTO是大中國區的機會。許多廠商已經在為WTO做準備,因為WTO是中國、臺灣、香港「全球化」的機會。未來的競爭不再局限在區域,而必須與來自全球的廠商競爭。在這個環境下,企業對本身的運算、資料處理需求必定會提升,才能支應全球化,康柏的利基就在這裡。
我們看到一個衝擊最大的市場可能是教育,康柏除了繼續專注在企業應用的領域外,也會為加入WTO後的各行各業推出解決方案,原因必須再強調一次,Why Compaq?Because we can!
熱門新聞
2025-01-30
2025-01-31
2025-01-26
2025-01-27
2025-01-27
2025-01-26
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