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大學》說:「止於至善。」這句話用在網路時代的企業身上,可能不太恰當。凡是想要運用IT架構先改善企業體質,繼而提高競爭力、獲利的廠商,大概都會有「IT投資無底洞」或「穿著西裝改西裝」的感慨,想要「止於至善」,除非有一天企業不再成長,而IT技術不再日新月異。 這個感慨其來有自。由於IT技術、架構、設備的變化太快,企業為了追求更強、更高的競爭力,不得不每年編列IT採購預算強化自身體質。
市調機構IDC統計,日本以外的亞太區IT支出,將在2002年下半年反彈,與2001年相比成長14%,市場規模達到760億美元。另一家市調機構Dataquest雖然抱持「看好」的觀點,但2002年不含日本在內的亞太區IT服務支出,只會在2001年310億美元的基礎上,以個位數成長。
IDC是抱著「謹慎樂觀」的態度面對亞太區IT投資,認為2002年的14%成長率會維持到2003年,一直延續到2004年的另一波高峰。不過,Dataquest的看法倒是悲觀許多,認為2002年雖然是景氣的「溫和」復甦年,但IT服務支出只有個位數的成長,2003~2005年才會達到兩位數。強化體質的「運功散」
把IT服務套用「刺激—需求」模式,就可以發現企業因為某種程度的需求,帶動IT服務的支出。在企業眾多的需求架構中,被歸納出一個目的,叫做「健全體質」。這可以用來說明IDC、Dataquest為什麼看好中、臺兩地進入WTO後,亞太區IT服務市場會被進一步帶動的原因。
IDC認為,2002年推動亞太市場的主力將會是公共部門、電信產業與生物科技公司,而中國加入WTO之後,今年IT服務需求的速度將高過亞太區14%的成長率,向上拉高到25%左右,規模可望達到256億美元。
從2000年以來,Dataquest發現在IT服務支出比例中,以「發展與整合(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最高,其次是「營運流程與業務管理(business process and transaction management;BPTM)」,反倒是IT服務中最耗費人力成本的顧問(consulting)支出,相對只有較低的比重。
IDC與Dataquest都同意,中、臺進入WTO後,對整體亞太IT服務市場的影響將會加深,原因很簡單,就是競爭加劇以後對企業體質的需求。企業體質核心板塊漂移
臺灣IBM總經理許朱勝認為:「10年前,企業採購、服務的核心可能有90%以上在硬體設備,但是近幾年,解決方案的比重已經逐漸提高。」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主任詹文男則說:「今年隨著基礎建設的布建逐漸完成,接下來像儲存、安全等議題將會開始受到企業重視。」 以上的觀點與Dataquest的觀點不謀而合。
Dataquest認為,2002年在IT服務支出方面,將會以網路、安全與電子商務為重,預計將有不少的IT服務供應商會陸續推出相關的解決方案。不過像大型IT服務商的EDS、或是與IT產品相關的IBM、甲骨文,都會出現「大者恆大」的現象。
看上了IT服務的這波商機,越來越多的IT原廠開始宣布轉進服務的領域。一般估計,如果PC的毛利在3~5%之間,IT服務的毛利大約維持在30~40%,比起PC的利潤來說,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不僅企業的IT服務需求在轉移,連提供IT服務、設備的原廠體質也在改變。當這些原廠要盡快具備IT服務能力時,最快的方法就是「併購」,而對象多半是系統整合(SI)廠商。這與Dataquest估計IT服務最高比重的發展與整合能力概念接近,Dataquest甚至呼籲SI注意併購潮的降臨。小心「拖延戰術」火花
IDC指出,從整個IT服務的市場看來,80%的貢獻來自企業,其餘才是來自消費者。正因為企業與IT服務市場的連動密切,因此景氣是否「春江水暖」,企業自然「鴨先知」。IDC呼籲,要謹防企業的拖延戰術出現。不可諱言,IDC指出企業不僅因為觀望而降低IT方面的投資,同時也希望把企業辛苦賺來的錢延長使用期限,並且期待景氣的「回春」時間。
詹文男認為:「不論從哪個產業別來看,企業耐久財的花費都是必要的。」從IT服務支出最大的北美市場看來,因為儲蓄力的提升,代表企業及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依舊薄弱。不過,詹文男說:「企業對IT需求的優先順序,將會從過去的伺服器架構轉為以資料儲存、資訊安全軟體為主。」
Dataquest預測,今年全球IT服務支出可以到達3.088兆美元的規模,倘若景氣可以在Q2開始回溫,或許今年的成長率可望突破兩位數。不過,要是景氣又再放鴿子,讓市場的期望撲空,那麼,今年的IT服務支出可能就會是一首難彈的樂章!
熱門新聞
2024-11-29
2024-12-19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